来源:凤凰网亲子综合 2011-05-16 09:51:33
生活中,孩子难免会与小朋友发生争执,现在流行的一种教育观点是家长不要干涉孩子,让孩自己去解决问题,你认为孩子之间发生冲突该不该管?如何管呢?
孩子之间发生冲突管不管?
宝贝在外面跟小伙伴发生冲突了,管吧,怕剥夺了他获得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机会,也怕因此影响与对方家长的关系,不管吧,又怕冲突升级,伤了别人或者伤了宝贝自己。这真是一件左右为难的事情!
鱼儿妈的困惑
鱼儿2岁多了,为了培养他的社会交往能力,我经常有意识地带他到楼下跟小区的其他小朋友玩耍。跟鱼儿玩耍的孩子基本都比鱼儿大。鱼儿混迹其中,自然成了最弱势的对象,因此常常被那些大他一两岁的哥哥姐姐们欺负。每次出去,鱼儿不是玩具被抢,就是玩耍的时候被推翻在地。鱼儿泪眼婆娑,满脸都是委屈,但又耐不得寂寞,常常眼泪未干,又凑了过去。他就这样周而复始,在哭与笑之间不断变脸。
自打鱼儿出生,我就不断地翻阅各种育儿书籍,参加各种育儿讲座,丰富自己的育儿知识,提升自己的育儿水平。看到鱼儿和小朋友之间的争战,尤其看到别的父母常常主动出面维护自家孩子的利益的时候,我有时候也会感到非常疑惑:如果我出面管一管,鱼儿肯定会少受很多委屈,可是如果我管了,鱼儿也许就少了很多自己探索社会交往技巧的机会。当他遇到社交困难的时候,尤其当他受到小朋友欺负的时候,我究竟该施以援手,减少他身心受伤的机会,还是听之任之,给他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呢?
来自父母的典型论点
悠悠爸:宝贝将来所处的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因此,只要有理,就要鼓励宝贝在冲突中坚强地面对,以此锻炼他的意志力。
悠悠是我的儿子,男子汉就该不畏困难,是非分明,经得起摔打,所以男孩子好斗,或者经常被人“欺负”都是好事情,小伙伴之间发生冲突正是培养他男性气质的好时机。
我希望儿子将来敢想敢说敢干,所以他和小伙伴之间发生冲突,如果是他没理,那我没话说,他受了委屈,我会告诉他错在哪里,但是他必须自己扛着。如果他有理,并且赢了,自然用不着我管,但是如果他输了,我会鼓励他自己爬起来,继续去“战斗”,而不会为了安全鼓励他去逃避。
当然我会在一旁严密监视,一旦发现危险也会及时出手。当悠悠和小伙伴之间发生冲突时,除了鼓励他坚强地面对,我不会管他别的,更不会出手替他解决问题。
天天妈:宝贝之间发生冲突一定要管,这样可以引导他以正确的方式与人相处,同时也可以防止他们的冲突升级给双方造成伤害。
宝贝还小,如果他们之间发生冲突,因为缺乏沟通的技巧或者沟通方式粗暴,他们之间的冲突就会升级成打斗。于是,宝贝的小脸被抓破,或者被推得摔个大口子甚至骨折都有可能,不小心眼睛被伤到,情形就更是不堪设想。所以一旦宝贝之间发生冲突,我觉得家长一定要及时介入,防患于未然。
比如在游乐场,宝贝正玩得欢,别的小朋友过来抢他正在玩的游乐设施,如果宝贝还没玩够,我一定会对别的小朋友说:“对不起,这是小弟弟先拿到的,所以等弟弟不玩了再给你玩,好吗?”如果宝贝的玩具被别的小朋友抢走了,我也一定会带着宝贝去找那抢了他玩具的小孩,请他把玩具还给宝贝。实在人家哭闹得厉害,不肯归还,我会说服宝贝借给他玩一会儿。如果对方家长不讲道理,只是一味地向着自家的宝贝,我只有说服宝贝以后尽量不要跟他们家的孩子一起玩耍,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洋洋爸:经历冲突,是宝贝学会独立处事的好机会,如果管多了,就剥夺了他尝试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所以没必要管。
我们所处的社会不是一个纯粹的社会,所以我们也没必要在宝贝小的时候给他一个真空一样纯粹的环境。他与小朋友之间发生冲突其实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这种经历冲突的经验会帮助他更好地认识他所处的环境,让他在独自处理冲突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探索与尝试,获得一种处理问题的方法。
如果宝贝之间一发生冲突,家长就去干涉,就会剥夺他们自己探索的权力,并且会让他们对家长产生依赖感。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一旦将来遇到什么问题,他们最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解决问题,而是寻求父母的帮助。所以如果洋洋和别的小伙伴之间发生冲突,我不会管,我会让他尝试自己去解决问题。
如果对方家长处理问题不妥当,我觉得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毕竟这个社会是多元的,什么样的人群都有,这样也可以给宝贝提供一个机会,让他意识到他周围的环境并不都像在自己家里,人人都会对他很友好。这样他将来抗挫折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也会在这样的冲突中逐渐得到提升。
父母论点剖析
1.宝贝有他自己的游戏规则,不要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待
对于3岁前的宝贝来说,由于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又缺乏正确沟通的经验,小伙伴一起玩耍,彼此之间发生冲突是随时都可能发生的事情。打人、推人对宝贝来说不仅仅是他们维护自身利益的一种条件反射,更是他们游戏的一部分。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小伙伴之间刚刚还打得哭哭啼啼,一转眼就前嫌尽弃,玩成了一堆。孩子有他们自己相处的游戏“规则”,他们的“规则”也许是我们成人无法理解的,但是我们还是应该尊重他们的游戏规则,让他们在游戏中用他们自己的行为、语言,用他们自己的方式与对方“谈判”,来达成他们自己的目的。
2.只要没有危险,父母就没必要及时介入宝贝的冲突
当宝贝与小伙伴之间发生冲突时,我们没必要急速地介入他们之间的冲突,只要没有危险,给宝贝一些自己尝试解决冲突的机会仍然是非常必要的。即便宝贝在这样的冲突中明显地“吃亏”了,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他吃了亏,但是能很快地调整自己的情绪,以另外一种心情继续投入游戏,谁说这不是一件好事情呢?谁说这不是一种很好的心理特质呢?再说,即便宝贝吃亏了,因此心情不好而哭闹,正如洋洋爸所说的那样,这种经历也会让他明白他周围的环境并非那么纯粹,这也是培养他社会适应能力的一个好机会。
3.通过游戏,父母可以让宝贝以更安全的方式习得处理冲突的经验
如果宝贝在冲突中表现得过于软弱、过于不知所措或者表现得过于霸道,过于激烈,父母可以在家创设一些类似情景的游戏,让宝贝在游戏中习得处理类似冲突的经验。时间长了,宝贝就会明白他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应对不同的冲突。
如何做好孩子交往的策划?
孩子不愿意和小朋友玩,多半是因为终日不接触小伙伴或像毛毛那样交友单一。这些孩子和小伙伴相处时,不太容易和别人建立愉快的个人关系。这并不能表明他们不需要朋友,而是他们还没有学会如何交友,也不明白,友情是需要双向交流的。所以,父母应多营造孩子与其他小朋友交往的环境,让孩子有实践的机会。在此过程中即便是自己的孩子吃点亏、受点委屈也是值得的。交往的经验是不可能百分百愉快的,但这对孩子也是很好的学习,孩子之间相处的疑难杂症最能促使心智成熟。这一点父母心里先要承受得了。
3岁以前,多带孩子到小朋友聚集的地方,如小区的花园、公园或游乐场,或有同龄孩子的亲友、邻居、同事家去做客,鼓励、指导孩子多和小朋友玩。
3岁以后,帮助孩子设计一些活动,如让他每周和其他孩子玩几次;也可定期请几个小伙伴到自己家里来,这时家长要表示欢迎,并主动拿出孩子的图书、玩具,引导他们一起游戏和活动,为孩子打下交友的基础。
当孩子之间发生冲突时,只要没有危险,父母一定说服自己做个旁观者,让他们在相互争吵中明白游戏规则、慢慢学会解决问题,因为吵架也是发展孩子智力、锻炼孩子能力的途径之一。当然,事先或事后家长可提示给孩子一些处理矛盾的方法,以便他们在遇事时能游刃有余。
让孩子了解交友的规则
孩子虽小,也知道怎样是对自己好、怎样是对自己不好。父母应有意识地向孩子灌输“对人有礼貌”的概念,让孩子知道应该怎样做和不应该怎样做,以免在交往中“碰壁”。
见到认识的小朋友应主动打招呼;想加入小朋友的游戏或谈话中要先说:“对不起,请打断一下……”以示对人家的尊重;做什么事都要讲个先来后到,所以要依次进行。这样的孩子才会有人缘。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要知道商量,不能什么事情都自己说了算;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随便动;玩别人的玩具之前,一定要征得玩具主人的同意,得到允许后才能玩。孩子都愿意当赢家,但有赢就有输。让孩子明白:遵守游戏规则,不能耍赖;平和地对待输赢,赢了不骄傲,把自己的本领教给小朋友;输了找到原因,知道下次应该怎么做,不可嫉妒别人。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