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日报 2011-06-14 11:00:58
市政府办理学前教育议案提出三年行动计划,人大代表建议:
解决“入园难、入园贵”要摸清底数坚持公益促进公平
今年初的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怀柔区代表团和235名市人大代表提出了13件有关发展学前教育的议案,集中反映了“入园难、入园贵”、学前教育定位、幼教师资培养等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被大会审查通过后合并成为今年市人大正式提交市政府办理的4件议案之一。
上月底的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副市长洪峰代表市政府向会议报告了议案办理和本市学前教育工作情况,发展学前教育议案成为今年首个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的议案。据介绍,针对本市学前教育发展实际,市政府制定了《北京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本市大力发展学前教育进入加速期。
必须明确学前教育的社会公益性质
无论是破解“入园难、入园贵”的现实问题,还是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都必须从明确学前教育的性质入手。市人大教科文卫体委员会根据市政府的学前教育议案办理报告提出四项意见和建议:
一、进一步明确学前教育的性质,探索完善学前教育发展模式
学前教育是政府主导的社会公益性事业,是民生的主要内容之一。发展学前教育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应该改变主要依赖政府举办公立幼儿园或是完全交给市场的方式,积极探索引入社会组织参与学前教育,调动社会组织举办幼儿园的积极性。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德印:应该把学前儿童普遍保育与学前特殊教育加以区别。学前儿童普遍保育就应该是政府主导的社会公益事业,由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参与。至于一些学前儿童接受特殊教育,就可以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而政府要加强市场的监管。要先研究学前教育的分类,制定相应的政策。在政府的主导下,培育社会组织和社会机制,让社会力量参与到公益服务和社会管理当中来。
市人大代表卫爱民:提高群众收入可以考虑在二次分配上做文章,学前教育是最好的选项之一,因为它符合公共财政使用的基本属性。幼儿园是人的一生投入产出比最大的阶段,把钱投入到这个阶段,对于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提高整个国家的实力非常重要,关乎国家兴亡。学前教育是政府主导的社会公益事业,是民生的主要内容之一。我个人认为政府应该在学前教育上承担起责任,实行义务教育。公益性只能是政府来做和社会组织来做,而不是营利性的。政府应该把幼儿园全包下来,但是并不反对和排斥其他组织兴办幼儿园。学前教育要保基本,和劳动就业、养老、医疗保险是同等重要的民生项目。政府应该承担责任,既有投资责任,也有管理责任,应该进一步探索、明确、完善。
二、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缓解入园难
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一是做好公办幼儿园新建改扩建工程,二是稳定各部门、街道乡镇及农村集体举办的幼儿园,三是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将民办园纳入政府改造达标工程、师资培养培训工程等,切实保障同等待遇。
市人大代表王德修:要实现教育资源平衡发展。每个幼儿园条件差别非常大,儿童入园难,除了资源紧张之外,还有择校的问题,都愿意上好一点的公办园。下一步政府要投资,改扩建和发展一大批公办园,涉及动用公共资金,应少做锦上添花,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政府应该向群众提供普惠、基本的服务,从一开始就注意因办学条件不平衡而引起的“择园”问题。
三、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保教质量
加强对幼儿园保教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完善学前教育质量管理制度。幼儿园保教工作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有益的兴趣、求知欲望和动手能力,防止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振川:幼儿园办钢琴、小提琴兴趣班,更多的是满足家长的愿望。政府要研究究竟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如果是想培养小孩当钢琴家,政府不可能管,这些事别跟政府的公益事业、政府教育和小孩的保育掺和在一块儿。
市人大代表马朝军:幼儿园“小学化”的倾向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现在中小学生不堪重负,周末基本上都安排满了,有的是学校安排的,有的是家长安排的。这种现象现在已经延续到了幼儿园,有的小学规定在幼儿园学不会500个字就上不了小学,这种倾向愈演愈烈。我认为,这完全违背了教育的宗旨,也违背了青少年的成长规律。应该采取有力措施,正确引导办好幼儿园,使孩子能够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四、加强学前教育管理,规范办园行为
完善标准,推动幼儿园平衡发展。制定和完善幼儿园教育、管理、卫生、安全等各项标准,明确各项基本需求。尽快测算公办性质幼儿园办园成本,完善学前教育分担机制,加强无证办园的监管力度。
市人大代表张清:政府主导和政府包办绝对不是一回事儿,政府主导更多的应该体现在政策制定、标准制定、政府的管理或者监管上,而不是简单的投钱。学前教育是政府提供的公益性公共服务,钱应该更多的用在购买公共服务,把这块空间留给社会组织。我认为不是政府投的钱多了,而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和途径需要研究。不能养老院没有了政府就盖养老院,幼儿园没有了政府就盖幼儿园。一定要把政府的定位和履行政府职责的方式协调统一,思路要清晰。
市人大代表王琳:加强幼儿园的学前教育,应该很好地体现首都“十二五”规划中合理调控人口规模的政策导向,而不是盲目扩大学位数量,吸引更多的外来人口在京上幼儿园。
入园难吗?
市民实例
呼唤统一的学前教育资源网络平台
作为一名两岁孩子的妈妈,家住朝阳区北苑的市民高女士高度关注有关幼儿园的一切消息。“入园难的消息媒体炒了一年多了。特别是我们这种比较新的小区,外地人多、年轻人多,身边邻居差不多大的小孩特别多,都为上幼儿园的事犯愁。最大的感触就是信息不透明,没谱。”
一年前儿子还不满一岁,高女士就把周边六七家幼儿园的情况摸了个门儿清。离家最近的是一个公立园,“原则上”只招收本小区业主的子女,有关系交几万赞助费排队上的大有人在,没关系基本上是没指望了;如果送到单位的幼儿园,孩子从两三岁每天就得早起一小时和妈妈一起赶路上幼儿园;本小区正规的民办幼儿园,学费高不说还得随时盯着排队报名,既不能预约也不能保证百分之百接收。周边的其他几家民办园,也都是不能保证接收。
真的有这么紧张么?“其实孩子都不是一下子冒出来的。如果政府能够建立一个统一的数据平台,每年有多少孩子要上幼儿园,每年政府能提供多少幼儿园,让家长一目了然,也让政府能更有预见性、有针对性地补充新建幼儿园。”高女士认真研读了媒体上关于三年行动计划的报道,“上面每年增加多少学位数字具体到个位,但是布局在哪里,依据是什么,老百姓还是不清楚。对哪个家庭来说,孩子都比汽车更重要吧?能不能拿出办汽车摇号网站的决心,给咱们的幼儿园和孩子也办一个对位搭桥的网站。只有政府有这个能力和信誉。”
政府对策
3年投资45亿元新增7.4万幼儿园学位
副市长洪峰在向市人大常委会的汇报中也坦言,目前本市学前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入园难问题比较突出,户籍适龄儿童入园尚未得到完全满足,常住适龄儿童学位缺口较大,师资供给不足;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学前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住宅小区幼儿园配套建设不到位,农村幼儿园基础薄弱,局部地区入园难和入公办园难问题更加突出。
市政府制定的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三年内规划建设和改造769所幼儿园,使全市幼儿园总数达到1530所左右,全市公办性质幼儿园比例达到65%以上。2011年至2013年分别增加学前教育学位26901个、23879个、23280个,满足户籍适龄儿童入园需求,学前三年学位供给实现全覆盖,入园率由85%提高到95%以上;努力提高常住适龄儿童入园比例,学前三年学位供给覆盖率和入园率由80%提高到90%以上,使入园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对目前未能入园的在京适龄儿童及家庭,提供多种形式的学前教育指导服务。
为此,三年内市区两级财政将安排20亿元基本建设资金和18亿元财政专项经费,用于370所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的建设和设施设备,接收147所小区配套幼儿园,扶持举办小规模幼儿园、小学附属幼儿园和扩班等;7亿元资金用于对250所左右部门、集体办园进行条件达标改造。
数据支撑
人口普查显示少儿比重下降
刚刚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北京市常住人口年龄结构的特征、变化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简要分析。201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中,0-14岁的少儿人口为168.7万人,占8.6%,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少儿人口比重下降5个百分点;老龄人口比重微增0.3个百分点;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上升4.7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进程减缓。
代表声音
依据真实数据加强科学管理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柳纪纲:对比今后三年45亿的投资来说,“十一五”只投资5个亿,“十五”只有2000万。从中可以看出,入园难的问题不是现在存在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够及时研究这些问题,就不会严重到目前这种状况。这说明政府在这个问题上缺乏科学管理,有缺失、不到位的地方。希望政府今后要加强科学管理。
市人大代表刘牧雨:政府解决学前教育入园难的问题,比较重视强调总量的增加。建议通过资源整合的办法,来解决学前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因为学前教育从调研中看,有结构问题、有布局问题,当然最终体现的是一个总量不足问题。解决结构问题、布局问题,需要在扩大总量的同时,更加重视资源整合。
入园贵吗?
“入园难,入园贵”似乎已经是社会上对学前教育的一个普遍共识,在市人大提交市政府的发展学前教育议案原件中,代表们5次提到“入园贵”这一问题。
入园贵吗?
就在高女士家所住的那栋楼一层,一家“幼儿园”已经营业三年多了。这套两居室住宅被来自河南的程小姐租下,从老家雇了三个小姐妹,一个家庭式幼儿园就开张了。在小区里发了没几天小广告,就招来了十六七个孩子。每个孩子收费1200至1500元,每月收入有2万多元,每个保育员每月工资2500至3000元,房租、物业和方方面面的“打点”要五六千元,伙食费3000元,每月利润还能有七八千元。
把孩子送到这里的父母,基本上都是年轻的公司白领,大多是大学毕业在京落户的新北京人。两口子都要上班,安置孩子是必须解决的现实需求。几位家长都表示,送到这样的小幼儿园最大的好处是离家近,接送的时间也相对自由,价格也比较合理。
从程小姐所办的“黑幼儿园”例子来看,入园似乎又不怎么贵。就是当做一项纯商业项目来看,每个孩子每月只收一千多元,其利润也相当可观。
再以教育部门举办的幼儿园为例,虽然每月的收费仅有几百元,但大多数能够进入的孩子,每人每年都要交几万元的“赞助费”。各种形形色色的兴趣班,也是收费的重要渠道。
许多部门办的幼儿园,也发现了这是一个重要的创收渠道,尽量缩减本单位职工子女接收比例,欢迎带着“赞助费”的孩子。
相比之下,许多中档次的民办园,每月收费在3000-5000元之间,并不比公办园的“赞助费”贵。民办园的压力在于,大多数家长还是更认公办园的牌子和质量,总觉得民办园就是“向钱看”。
政府对策
本市将规范幼儿园收费
洪峰在汇报中谈到幼儿园收费时表示,幼儿园运行成本日益增加,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明显偏低,现有投入不能满足其正常运行和发展的需要,部分幼儿园存在收费不规范的行为。
今后将按照国家即将出台的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根据本市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办园成本和群众承受能力,按照非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合理分担教育成本的原则,由市发改委牵头,会同财政、教育等部门规范幼儿园收费,制定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调整收费标准。同时,进一步加强民办幼儿园收费管理,完善民办幼儿园收费价格备案程序。幼儿园实行收费公示制度,加强幼儿园收费监管,接受社会监督,对违规收费坚决查处。
代表声音
问题分析粗疏影响解决思路
市人大代表李小娟:我认为对问题的分析过于粗疏。比如“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明显偏低”,和社会大众感到的“入园贵”大相径庭;说“幼儿园存在着收费不规范的问题”,其实主要表现是“收得多、收得滥”。用这么简短的文字显得没把问题说透。一般老百姓看来,好像政府不承认“贵”,还认为“贵”得不够似的。又比如说,“城乡结合部无证办园,治理难度很大”,正是因为进不去收费合理的、公办的幼儿园,又有急迫的需要,才产生了这个现象。由于对这些问题概括的过于粗疏,分析不够,也就影响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市人大代表李昭:公办幼儿园收费明显偏低这句话不准确。报告中说“部分幼儿园存在收费不规范的问题”,这个和大家认识不一致。不是部分幼儿园收费不规范,是相当一部分幼儿园高收费。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