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2015-01-30 18:17:11
导读:暗示,可能帮助孩子也可能害了孩子。积极的暗示让孩子充满自信,主动而积极地面对生活;消极的暗示让孩子自卑、意志消沉、失去自信和主动的勇气。父母应审视自己的言行,看看你带给孩子的,是正向的积极暗示,还是负面的消极暗示。
事例1:周末我在家教儿子算术题,一开始我很有耐心,儿子也听的很认真,给儿子演示了几遍之后,我想考考儿子,就开始出问题。
“1+1等于几?”儿子很快答出来了:“2。”
“那2+2等于几?”儿子想了想说:“4。”
儿子挺聪明嘛!于是趁胜追击:“2+3等于几?”
儿子想了半天也没回答我,我有点急了,跟他说:“你有2颗糖,妈妈又给了你3颗,现在你有几颗糖?”
儿子还是茫然地看着我。我本来就是急性子,拉过儿子的手,提高声音说:“你好好数数自己的手指头,两个手指和3个手指加在一起时多少?”儿子继续摇头。我不得不皱起了眉头,忍不住把记数道具扔在桌子上,真想不通,这么简单的问题儿子怎么都不会。
分析:这位妈妈无疑在行为和语言上都直接暗示孩子,他做得非常不好,是个笨孩子,连简单的算术都不会。孩子这个时候会非常沮丧,为自己的“不会”忐忑不安,对自己做出“我很笨”的判定。在孩子不会的时候,家长应该思考,是自己的教育方式不对,还是孩子的能力未到,或者他当时并不能专心学习……而不是武断地传递给孩子“你很笨”的信息。
事例2:假期我们带着宝宝和几个朋友一起出去玩,在游乐园的时候,好几个小朋友都嚷着要坐过山车,一个朋友说:“小优跟哥哥姐姐一起去。”我看看小优,她小声说:“妈妈,会摔下来吗?”于是我告诉朋友说:“我们家小优平时胆子就小,还是不去玩了,会哭的。”后来我们去动物馆的时候,小朋友们可以和大象合影,别的小朋友都抢着去,朋友说:“小优不拍吗?”我看看小优涨红的小脸,赶紧帮她解围:“大象看起来挺吓人的,小优胆子小,不敢靠近它,还是算了,你们拍吧。”
分析:妈妈的话可能是无意的,而且出发点还是为孩子好,但却会害了孩子。孩子还没有行动,父母的行为就已经给他贴上了标签,孩子本来也许还跃跃欲试的,但父母的话无疑会让他心里开始嘀咕:“我是不是真的做不好?”于是,孩子躲在爸妈的身后不敢尝试。父母不正确的、消极的暗示,无疑是给孩子贴上不好的标签,孩子活在这种错误判断的阴影下,渐渐地就真的不会了。心理暗示的关键,在于让孩子有积极的心理体验,尤其在孩子犹豫、不积极的时候,给孩子动力。而如果父母采取了相反的做法,不仅不能给孩子动力,反而让他产生逃避的心态和低落的情绪,孩子渐渐地会习惯自我否定。
事例3:周末我在家大扫除,调皮的麦兜跟前跟后,好奇地打量着我。观察了一会之后,小家伙开始提要求了:“妈妈,我也要擦地板。”看着他一脸渴望的表情,我就给了他一块小抹布,让他跟在我后面。小家伙立马卖力地擦起地板来,虽然他确实帮不上忙,偶尔还得让我收拾下烂摊子,不过看他一脸认真的样子,我还是忍不住夸奖他:“麦兜真厉害,都会帮妈妈擦地板了。”听了我的表扬,小家伙更卖力了,整整半个小时,麦兜居然没有半途而废,晚上我特意在全家人面前表扬了麦兜:“麦兜越来越能干了,都会帮我擦地板了,可懂事了。”吃饭的时候,平时最多事的麦兜居然乖乖吃了一大碗饭!
分析:这样积极的暗示对孩子才是有利的,首先,妈妈让他参与这个活动会让他变得比较积极主动,而妈妈的赞美,让孩子充满干劲,觉得自己是有用的,是个能干的孩子。妈妈的行为给孩子传递了这样一个积极的信心:我需要你的帮助,你能做的很好。这有利于孩子肯定自己,认可自己,以后在类似的场景下,他也能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成为一个主动有担当的孩子。
积极暗示对孩子的影响
1 积极的暗示对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和增强孩子的自信心非常有必要。
2 积极的暗示能让孩子产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非常有利。
3 影响孩子的行为方式。当孩子在做意见正确的事情时,得到来自他人的积极暗示,他会在心里认可自己的做法,并将这样他认为不错的做法延续下去。
4 积极的暗示,对孩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让孩子更坚定地往美好的方向前进。
5 积极的暗示会让孩子相信自己,变成一个乐观、开朗的人,面对困难的时候也会更加勇敢和有耐力。
6 积极的暗示能让孩子更自信,从而可促进孩子的潜能开发。
善用暗示,让孩子更聪明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接受到的他人暗示主要是语言和行为上的,家长可以从这两个方面下功夫,给孩子积极的暗示。
1 积极的语言暗示
家长经常赞许孩子,正面引导孩子。如对孩子说:“宝宝今天很乖,自己主动吃完了午饭。”“宝宝今天和隔壁的小朋友一起玩时,主动让妹妹先挑玩具呢!”让孩子在你的语言间感受到你对他做法的肯定,产生自我认同。用孩子的优点和正确的做法暗示孩子,能让孩子乐意延续他的这些做法,形成良好的行为模式。
2 积极的行为暗示
孩子很喜欢模仿大人的行为,因此,家长要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尽量让自己的所作所为对孩子产生积极的暗示,让他们所看见的、所模仿的,是良好的行为。家长的行为是孩子最直接和最形象的教材,因此,提供的信息,一定是要利于孩子的,不然就成为害了孩子的消极暗示。
消极暗示对孩子的影响
1 消极的暗示传达的是消极的信息,这样的信息多了,会让孩子形成消极的心态,变得多疑、恐惧、沮丧,也不能接受一点点挫折。
2 让孩子变得被动。消极的暗示会让孩子觉得一切都很不顺利,产生不良的情绪,因此采用消极回避的态度,没有积极去克服困难的动力。
3 消极的暗示让孩子的心理发展受挫。孩子在消极的暗示里对自己产生不正确的认识,觉得自己是不好的,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4 消极的暗示让孩子变笨。这是事实,如果一个孩子总是从家长和他人的暗示里读出“我不聪明,我什么也不会”的信息,他会自暴自弃,真的朝这个方向发展。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