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幼教 > 家庭教育 > 思维训练 > 正文

数学思维构建越早越好

来源:互联网 2015-06-24 16:58:55

说两句

儿童早期数学思维构建,多早都不算早

我们生活在一个拥有数量特征的物质世界里,我们对见到的各类物体的大小、远近、形状判断其实都是数学,对于儿童来说,从出生之后他们更是在不断的适应着这样的新环境,感知物体的数、量、形状、类别、空间关系、顺序其实对他们来说都是数学。

生活中受到自己从小学数学的波折影响(有那么一个阶段对空间关系和逻辑关系无感的状态),而对数学的理解又牵扯到物理、化学、生物等跨学科的思维能力,所以从女儿出生时开始我就一直在绷紧一根玄,女儿从小一定要构建好数学思维,别到时候像我学的那么辛苦(辛苦其实就一年,高中一年级的那个暑假,整个暑假我自己对照着各类参考书学习,终于开了窍),虽然教育专家一直在提倡跨学科学习能力和素质,应试教育也开始不分文理科,但是在我狭隘的理科生的思维认识中,还是希望女儿能利用理科的思维方式进行学习。

有了这个意识形态之后,也在生活中对女儿的数学学习相对比较用心起来,但是我一直很排斥甚至很讨厌让女儿进培训班展开加减法的训练和所谓的珠心算的学习,我认为这只是一种技能,并不代表方法,很多的培训机构把数学思维的构建限制在加减乘除运算上,这本来就偏离了数学学习的基础。

女儿是即将走入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在有着两三年的在生活中的数学思维学习之后,我想在应试教育中她应该能有相对饱满的自信和相对充裕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这比较功利,孩子掌握了很多数学学习方法,在应试教育中自然会熟能生巧的应用起来)。

抛开为应试教育的筹备工作,幼儿掌握一些数学经验构建初步的数学思维,也能帮助他们在生活中更好的适应和认知周围的事物,比如:书的大小、小朋友的多少、距离的远近等等,这些认识在孩子客观的认识世界、与人交往、解决生活中的困惑、探索自然的相关问题时,思维能力得到极大的锻炼。

好处有很多,但是具体如何展开,每个家长都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或者是独特的方法,因为比较怕孩子受到各类学习兴趣班的迫害,更倾向于在生活中和女儿一起展开数学思维的学习。

数学思维一定不仅仅是加减法,包括数和量的区别、大小比较、空间关系、规律、顺序学习、形状比较等等,而加减法只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门类,加减法学的好不代表数学思维能力就强,当然反之亦然。

在今年也给某出版社写了关于《儿童早期数学学习》的心得书,也不断的有朋友问起关于儿童数学思维学习的方式方法,计划将自己在不同阶段训练女儿学习数学思维的一些小心得陆续分享,供大家参考和讨论。

从女儿这个个体上看到,经过一段时间的数学思维训练学习,在思考问题时她更喜欢探根问底,也更喜欢通过数据来支撑她的结论,我觉得这就挺好的(当然,这也很狭隘,每个父母都会认为自己的孩子很优秀)。

如果说陪伴孩子学习数学是有方法的,那么我更倾向于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引导着孩子感知和体验各类数学特征。

比如:2-3岁阶段,很多父母会对着数字2教给孩子“孩子,你看,这是2,2像小鸭,嘎嘎嘎……”,如果是这样教,还只停留在对数的学习阶段。这个时候如果拿着2个苹果或者2个香蕉甚至2个布娃娃告诉孩子。

这是两个苹果/两个布娃娃,再利用其它的道具,让孩子认识到2不仅仅是个数字,还能代表物体的多少,这就是对数和量的学习,2代表了一切数量为2的事物的集合,2就是从这些具体的事物中舍弃了小鸭、苹果、布娃娃的具体特征,抽象出他们数量关系而得出的结果。这样的学习,不仅仅对孩子来说帮助他们从具体到抽象关系的思维发展,也帮助孩子逻辑和推理能力的初步构建。

在比如孩子喜爱吃的糖果,从一个到一把到一盒,通过实践让孩子逐渐认识数量的多少关系,如果再进行延伸就是对多少的比较,比如很多孩子在吃苹果时喜欢吃大苹果,在这种认知中,让孩子学会对大小的比较,这些也是数学。

再比如,三岁以上的孩子在孩子玩各类拼图时,告诉孩子不同的拼图形状、对不同形状进行归类、再数不同形状的道具各有多少,孩子很容易在实际操作中理解数、量、形状特征和各类数量关系。

数学是将具体的问题抽象化,有了数学思维的认知,孩子从具体事物到抽象思维的认识的转变会变的更为轻松自如。比如在小学一年级上学期的教材学习中,会有这样的应用题。

题例:小明有五个苹果,吃了三个苹果,还剩几个苹果?

这其实就是用数学思维方式将具体的问题抽象化,实质上考察的孩子对5-3=2的认知,用运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而幼儿早期数学思维的学习,就是帮助孩子通过分析、判断、综合思考、推理、运算,对感性的认识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再比如孩子学习分类,根据不同的特征可展开的分类学习很多,比如颜色的分类、大小的分类、人物关系的分类、形状的分类、物品用途的分类,这些学习都可以在生活环境中展开。

比如:让孩子找出家里红色的物体,这是分类。

比如:让孩子找出一堆苹果中的大苹果这是分类,让孩子找出一堆苹果和一堆橘子中的橘子这也是分类。

比如:让孩子找出家里的女人,这是分类。让孩子找出一群孩子中的女孩这也是分类。

比如:让孩子找出家里用来坐的工具这更是分类。

在生活中进行的观察、思考、思维活动,更有利于儿童对数学关系的具体认知,提高孩子的思维敏捷性和灵活性,都具有很强意义的帮助。

当然,孩子的数学思维学习要在生活中展开,就必然要父母付出很多的心血,将这些数学学习的内容在生活中以玩的形式巧妙的应用起来,让孩子没有负担没有压力,带孩子体验到数学学习的魅力,培养孩子的数学学习兴趣,这更是孩子在应试或者素质教育体制中的重要基础。

如今,女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其实是高于学习音乐的,每天她都喜爱拿起一些思维训练课程自主进行学习,在可以进行数学学习和钢琴练习时,她更倾向于选择数学学习,她说学习数学有乐趣。

不管是否是对枯燥的钢琴练习的软排斥,从行为上看到她对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这个兴趣在支撑她未来应试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我想是足够了,兴趣是一切的基础。

于我,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如何培养孩子对音乐和英语的兴趣,是我的重点,这就意味着一个音乐门外汉要带着孩子更多的去体验,一个自诩英语实力派在放弃应试教育英语学习十多年之后需要再次拿起教材自主学习。

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还需要去研究孩子的心理特点、研究不同教材的学习方法、研究孩子的学习习惯,让后将这些教材贯穿起来找到孩子能喜欢的方式在生活中展开学习,不得不说,这对于我而言,是大工程。

我很排斥孩子规规矩矩的坐在课外辅导班的教室里学习的样子,被压抑的童年,被禁锢的思维方式、被强压下的对高分的追求,当然我也更排斥每个辅导班比较高的费用,我更喜欢在生活中以跨学科的方式带着孩子一起学习,让她不感觉到压力,还觉得很有趣,通过多样化的生活体验和社会经验学习抽象的事物,促进孩子在认知情感态度和习惯方面的整体发展,才是我认为的理想的教育。

后记:或许将陆续分享一些在实际生活中展开数学学习的真实的可操的案例,这些案例也是基于生活中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展开的训练和游戏,并非适用每个儿童。

要想让孩子对数学有着丰富的认知和体验,父母就需要很多的努力,包括对早期儿童学习教材的研究、甚至对小学一年级奥数知识的自主学习、对熟悉思维能力的学习,这样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这是个拼爹拼妈的年代。

要想孩子在童年玩的开心,在后期应试教育的学习上也不拉后腿,父母永远都需要持续学习下去。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 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热点专题

  • 幼儿园教学课件:奇特的建筑
  • 幼儿教学课件:小鱼的梦
  • 河头幼儿园“帮水宝宝搬家”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认识时间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A Apple

幼升小

jn体育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择校

幼升小指导

学区房

幼升小真题

重点小学

上海小学

广州小学

深圳小学

成都小学

武汉小学

南京小学

北京一类幼儿园

海淀区幼儿园

西城区幼儿园

东城区幼儿园

朝阳区幼儿园

其他区幼儿园

幼儿园资讯

教师园地

幼儿园说课稿

幼儿园教案

教学论文

幼儿园课件

幼儿园教师心得

幼儿园评语

少儿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园必读

潜能开发

艺术培养

家庭教育

儿童乐园

科普知识

图书推荐

睡前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唐诗宋词

孕育指南

时尚妈咪

健康宝贝

美食厨房

趣味数学

健康饮食

专家答疑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