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2015-10-29 16:18:40
昨天,北京交响乐团的演奏家手把手指导三里河第三小学的孩子们体验乐器的音色。据了解,由国际爱乐联合会与该小学合作的“交响乐器总动员”音乐课改项目已拉开帷幕。
“这乐器的声音听起来像什么?”“像爬虫!”昨天下午,在三里河第三小学一年级8班,一个小女孩第一次听到低音提琴的声音后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在这堂由国际爱乐联合会音乐总监、北京交响乐团小提琴首席刘峥与三里河第三小学共同设计的“交响乐器总动员”课上,一年级8班的大多数孩子不仅第一次见到了传说中的低音提琴,也意味着成体系的交响乐课程第一次排进了他们的课表,将伴随他们六年的小学时光。
“那你们想听什么曲子?”这次为他们讲课的是来自北京交响乐团的低音提琴演奏家宋晓亮。他话音刚落,就听“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的叫声在小小的教室里此起彼伏。当宋晓亮操起琴弓,这个庞大物件儿传出了孩子们熟悉的“喜羊羊”旋律时,教室里的呼喊声瞬间停止,一个个小脑袋都跟着音乐摇晃起来。
从上周开始,交响乐器正式“走进”了三里河三小。在未来的两个多月中,一年级8个班的小学生都将在每周两节的音乐课上,与小提琴、大提琴、圆号、巴松、架子鼓等13种不同的西洋交响乐器亲密接触。而为他们上课的,是来自北京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与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等知名乐团的13位演奏家。
让交响乐器“走进”小学,刘峥其实酝酿了许久。2013年,三里河第三小学在刘峥的帮助下成立了少年爱乐乐团。“两年来,每次乐团招新学员时,都有不少孩子兴冲冲地跑过来跟我说,我想加入乐团学古筝、吹唢呐。”每当这时他都会非常无奈地向孩子们解释,民乐中的古筝和唢呐并非交响乐队中的成员。
在今年开学时,国际爱乐联合会正式发起了“交响乐器总动员”项目,并把它打造成走进小学课堂的教改项目,以三里河第三小学为试点,第一次把交响乐课程排进了小学的课表。
课堂上,孩子们第一次见到了这些平时只出现在高冷舞台上的庞然大物,纷纷涌上来,摸摸提琴的弦,按按小号的键,敲敲绷紧的鼓,还在交响乐团表演艺术家的指导下,学习不同乐器的结构与发音的原理。“在以往的音乐课上,学校的音乐老师就是按照课本教孩子唱唱歌,学习简单的乐谱知识。如此专业的内容,孩子们都是第一次接触。”三里河三小的蒋艳洁老师说道。
据刘峥介绍,当孩子们对这13种乐器有了基本的认识后,下学期课程将进入音乐理论与实操的阶段。他们可以凭这学期学到的知识,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继续在这些乐团演奏家的指导下开始学习,直到毕业。而孩子们学习的乐器,将由国际爱乐联合会免费提供。“把‘交响乐器总动员’项目排进课表,我们并非想让孩子们都成为职业的艺术家,而是为孩子们从小接触交响乐、接受高水平的艺术教育提供一个舞台,促进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三里河第三小学校长邢晓琰说。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