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2015-12-13 23:15:14
1、买学区房,迁入户籍,纠结选房!
学区房源于现阶段施行的幼升小招生政策,现在施行的“划片”、“就近入学”入学政策,就近入学本来是为了方便孩子上学而提出的政策,可现在,对不少家长来说,却意外结出了学区房这颗吞不下又吐不出的苦果,甚至成为一场停不下来的金钱比拼游戏。
家长买学区房纯粹是为了让孩子获得进入重点学校的资格,房子大小无所谓,环境差点也能接受。一旦孩子毕业之后,他们就会把房子卖掉。
其实,即使花费重金购买了学区房,家长们还要冒很大的风险。因为,小学学区划片,每年都会有些许变动,你三年前买的学区房,三年后说不准就不在这小学片区之内了。另外还有学校对迁入年限有要求,有的学校还要求一所房子6年之内只能提供一个入学名额,所有这些都不是家长能提前预想到的!
2、提前“占坑”小学对口幼儿园
正如小升初点招需要进“坑班”提前占坑类似。现在,为了把孩子送进一所知名小学,有些家长选择将孩子送到某小学有着某种“特殊关系”的幼儿园。
之前听过一个家长讲述她的孩子参加某学校学前班面试的经历,幼儿园老师说只要进了这所学前班就有机会直升小学,并且录取比例可以达到80%。
所以,很多家长不遗余力的想把孩子送进这样的学龄前“坑班”。
3、选择寄宿制学校或者小学寄宿部(班)
由于寄宿制小学或小学寄宿部(班)的最大特点之一便是可以面向全市招生,无论你的户籍和房产在哪里。
因此,很多家长把让孩子上寄宿学校来作为进入理想重点学校的一种途径,这似乎是幼升小跨区择校最简单的一种方法,也不失为进入理想小学的一种有效途径。但同时,一些优质小学限于办学场地,或由于小学生寄宿对学校校园安全、食品卫生及学校管理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学校在是否办寄宿这一问题上表现谨慎,所以有条件办寄宿的学校并没有增加多少。
另外,一般幼升小的孩子才只有6岁,年龄太小,自理能力很差,对家长的依赖性很大。在一些幼升小论坛里,很多家长反对将孩子送进寄宿学校,认为那样会让孩子从小缺少家庭教育和温暖,同时,也是家长不负责任的表现,所以现在很多家长们自身对于是否让孩子上寄宿学校也都很犹豫。
4、“烫手山芋”——条子生
在各阶段升学中某些具有特殊社会关系和背景的家长总能行使一些“规则”,让自己的孩子获得满意的升学机会,进入所谓的牛校。
这是最好理解的方法,也是众多普通家长反映最强烈、最抵触的一类方法,多少有点“以权谋私”的嫌疑。如果孩子家长或者亲戚是市教委的某位干部,一个电话或开个“条子”,学生便有学上了。
公众“既患寡更患不均”,在当前优质教育资源严重不足,择校难、成本大普遍存在的情况下,“条子生”现象更是加剧了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加剧了公众的不公平感和焦虑感。
教育资源失衡问题一直广为诟病,但迟迟得不到解决,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受到一些利益群体强烈抵制和阻挠。现在义务教育各阶段升学制度,往往让人一头雾水。方方面面的模糊、不透明更是给寻租、暗箱操作提供了“方便”。
5、托关系+赞助费
孩子不是特别聪明,上不了好的私立学校,没有过硬的关系,递不得条子,走不得后门。腰包又不是很鼓,买不起学区房。又舍不得把孩子放到学校寄宿的,便只有一条路可以走了!这也是家长们讨论最多的一种方法。
这种择校方法,实际上成本也极大。很多家长在学校招生的前一年就开始准备。之前听一位家长说,为了升入理想中的某所牛校,她年前就托关系找到了教委的某位“内部人士”。之后,就是请客、送钱、还得为这位“内部人士”的亲戚解决工作问题。孩子是否能参加学校考试还不知道的时候,已经花去了10万。之后,如果孩子幸运的被录取,还要再给学校交上10万的“赞助费”。
6、共建生
有些家长的单位和一些学校有共建关系,家长有机会通过共建使孩子进入优质学校。每年学校只能给各共建单位一部分名额。共建生一般都可以入读共建小学。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