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幼教 > 家庭教育 > 家长教育心得 > 正文

幼升小 莫忽视孩子的心理素质教育

来源:中考网整理 作者:中考网编辑 2016-05-10 09:35:39

说两句

  许多幼儿园大班孩子的家长们,都不可避免地在临近小学报名的时候焦虑心慌,其中希望幼儿园提前教习拼音、算术甚至英语单词的家长最多,原因无外乎是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然而,幼儿心理和教育专家表示,新晋小学生最应该受到关注和训练的,并不是知识,而是心理素质。

  幼升小,家长要在意孩子的“心理过渡”

  可带到小学环境里感知与幼儿园的不同

  很多四五岁孩子的爸爸妈妈都爱向幼儿园园长和老师要求提早给孩子上一些识字、拼音、数学课,表现得异常焦虑。

  然而,筑心园幸福家庭教育服务中心总经理李俊在接受新快报记者专访时指出,从教育的系统性和规律性来说,小学一年级开始的学习属于义务教育,一年级的教师培训、教案设计才开始出现识字、拼音、数字计算等能力,这个年龄段孩子该教什么,怎么教,都有科学的一套方法。

  “幼儿园的孩子不是不能教知识,但问题在于,幼儿园的老师未受过系统性的学科教育培训,如果和将来一年级教的不一致,孩子会产生很大的困惑。”不少小学校长和小学教师表示,其实在三年级之前,学校都不会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过多关注,小学低龄阶段,更应该让孩子尽快进入小学生的状态,做好心理和情绪上的准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顺利从幼儿园环境过渡到小学环境。

  李俊认为,家长在这个阶段可以帮助孩子做的心理预备,主要是认识到新环境可能带来的具体的不同。比如,家长可以带孩子提前到将来的小学访问,让孩子感知到幼儿园是松散的、玩乐的轻松环境,而小学有着严格的时间安排、课程安排,不能随意走动。此外,小学课堂里一个老师面对四五十个学生,不可能像幼儿园老师一样给予个人单独的关注,许多需求要靠自己争取;而且,上课不留神,老师是不会重讲知识点的。

  这些能力都是孩子要面对的挑战,实际上都是关于心理素质的教育,可以提前接受相关培训,打通大脑的“通路”。当这些能力成为习惯时,适应小学生活便不会太难。

  心理素质培养有哪些?

  A自理能力

  李俊表示,现在的孩子大多被几个大人包围,许多行为表现其实是因为从小缺乏自理的能力。

  “有家长反映,孩子不自信,见到陌生人不敢打招呼,其实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孩子是缺乏对自我价值的认知。”李俊解析说,人类的自我价值,是通过自己的付出对周围环境做出改变来实现的,这也包括照顾自己、帮家里完成家务以及安排好自己的事情。这些对大人来说很简单的事,对于年幼的孩子却更重要,他需要通过这些活动对自己的能力逐渐产生认识,认识到自己在世界上不仅仅是被人照顾,也可以去照顾别人。

  孩子到了小学后,老师不会每次提醒他喝水、去洗手间,家长不可能每天提醒他带好相关物品。这就需要孩子学会习惯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

  李俊认为,家长在家往往居高临下地命令孩子,这会让孩子不在意父母的劝告。“如果通过相关课程上实践、故事、游戏的方式,让孩子自发感受到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并且乐意去做,家长再及时配合,给孩子机会去实践和犯错,过渡的效果会非常好。”

  B时间管理

  小学生活从一年级起就很密集,除了一天的课,还有不少兴趣活动,回到家要完成作业,要吃饭、洗澡,还要安排孩子自己放松玩乐的时间。因此,从下午放学后四五点到晚上九十点睡觉之间,要完成的事情非常多。孩子能否自觉自动地安排好?这取决于孩子是否对时间有正确的认识。

  李俊表示,以筑心园的课程为例,通过“时间馅饼”等游戏的形式,让孩子切身感受到时间的长短,以及时间是有限的。“如果在其他事情上用的时间过多,就会没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我们会鼓励孩子自己安排时间,有效率地先完成必要任务,剩下的时间就能自由安排。”

  同时,也建议家长从幼儿园大班开始,教孩子学会安排每天、每周、每月、每季度的时间表。通过这样的循环训练,进入小学后自然能进入状态。

  C专注力训练

  经常有小学一年级家长向老师反馈,说孩子学习不专注,一件事做一会儿又去做别的,总不在状态;或者上课不专心,导致知识点没听到,作业没记全,家长还要帮忙补……

  “家长对孩子专注力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李俊指出,一个习惯的养成,基本需要4周的时间。对于孩子来说,专注有两种,一种是持续性的专注——做一件简单的事,持续专注地做完;另一种是交替式专注——能从专注于一件事马上切换到专注做下一件事,不要求每一件事都做很长时间。两种都是专注力的表现。

  在筑心园,孩子可以通过听觉、视觉以及社交时的专注力训练提高课堂效率和社交能力。比如两人聊天,训练孩子专心致志地听,并及时给反馈,而不是埋头玩自己的。同时,训练孩子放下手里的事做另一件事时,不再想着之前的事,“这样能帮助孩子在该上课时,心马上回到课堂,而不是还在想着课间休息时的游戏。”

  D情绪感知

  除了上述行为上的能力准备,幼升小阶段的孩子,很容易受情绪影响。如果处理不好负面情绪,在学校里非常令人担心。

  李俊认为,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以做一些情绪训练,让孩子感知到自己的情绪,比如喜怒哀乐。“尤其是愤怒和悲伤,家长要让孩子学会理解,自己有这些情绪是正常的。在知道自己现在处于什么状态时,不要求很快切换到欢喜,但可以试着让自己停一停、想一想,再采取行动。这样可以缓解许多激烈的行为。”

  比如和同学发生争吵,这个年龄的孩子,如果能够知道先回顾一下自己的情绪,也感知一下对方的情绪,当感受很强烈的时候,能停一停再行动,已经很了不起。在学校与人相处,在家与父母交流,就都能起到较好的作用。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 微信
    gh_5735a1f9f07c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热点专题

  • 幼儿园教学课件:奇特的建筑
  • 幼儿教学课件:小鱼的梦
  • 河头幼儿园“帮水宝宝搬家”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认识时间

[幼儿园英语课件]幼儿园英语课件:A Apple

幼升小

jn体育

幼升小政策

幼升小择校

幼升小指导

学区房

幼升小真题

重点小学

上海小学

广州小学

深圳小学

成都小学

武汉小学

南京小学

北京一类幼儿园

海淀区幼儿园

西城区幼儿园

东城区幼儿园

朝阳区幼儿园

其他区幼儿园

幼儿园资讯

教师园地

幼儿园说课稿

幼儿园教案

教学论文

幼儿园课件

幼儿园教师心得

幼儿园评语

少儿教育

胎教

早期教育

入园必读

潜能开发

艺术培养

家庭教育

儿童乐园

科普知识

图书推荐

睡前故事

成语故事

童话故事

唐诗宋词

孕育指南

时尚妈咪

健康宝贝

美食厨房

趣味数学

健康饮食

专家答疑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