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6-07-18 14:05:07
幼儿期是人生的奠基时期,幼儿良好行为的形成对其人生将产生深刻的影响。那么,怎么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呢?
第一,对孩子进行吃苦教育。
1.给孩子机会。例如,当孩子难以完成一件手工制作的时候,当孩子跳绳跳到最后、筋疲力尽的时候,当孩子在寒冷的冬天不愿起床的时候,当孩子感冒、发烧的时候,这些都是对孩子进行吃苦教育的机会。对于幼儿来说,自己穿、脱衣服、整理玩具等,是需要付出很大努力、克服一定困难的。而这时教师应给予一定的鼓励、诱导和鞭策,要求孩子坚持做完正在做的事情,坚持与困难做斗争。实际上,吃苦精神就是来自这最后的咬牙坚持之中。现在幼儿园经常举行春游、秋游活动,改变以往用车接送的方式,多让幼儿远足,这就是非常好的锻炼方式。
2.从点滴做起,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能吃苦来自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的积累,来自一件件没有妥协、退让的小事情。天气很冷,北风呼呼地吹,冬泳的孩子不敢跳下水,但教练没有让孩子退缩,而是鼓励……终于,孩子成功了。冬天一到,孩子老迟到,不想参加早锻炼活动;教师有办法,做通孩子的思想工作,孩子开心回园了。在我们的远足活动中,再有十几米就要到达终点了,毛毛喘着气不想再走;老师和同伴鼓励着他,一起走到终点。这一桩桩、一件件事都在锻炼着孩子们,磨砺着孩子们。成人应下决心甚至狠心,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毅力,使他们能吃苦。
3.要使孩子的吃苦劲头成为一种稳定的道德品质。成人要结合已经过去的一点一滴和一件件小事,用通俗显浅的道理向孩子讲明一个人具有吃苦精神的重要性。作为一名教师,更需要用生动的事例说明吃苦耐劳是我们的民族美德,而且做到以身作则,起模范带头作用,使我们的幼儿对吃苦具有感性认识,而且还要有理性升华。
第二,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1.深入了解和仔细观察幼儿,提高幼儿对挫折的耐受力。由于每个孩子的气质特征、生活环境和社会经验不一样,他们对挫折的敏感程度也就不一样。这就需要教师仔细观察,不断去了解幼儿,并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对策。如马上要打预防针了,教师为幼儿讲《打针吃药我不怕》的故事;天气冷了,教师为幼儿准备好了《小梅爱锻炼》的图片;班上不少孩子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我们就讲《战胜大灰狼》的故事,并自编《勇敢的小白兔》、《小明真能干》等故事,讲给孩子听,激发孩子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2.设置挫折情境,培养幼儿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及心理调节能力。
(1)请幼儿帮忙解决一点难题。在日常生活中设置一些难题,引导孩子去解决,培养他们学会解决问题、克服困难。
(2)体验一点劳累。安排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不要怕孩子累着,这样可以培养孩子作为班集体成员应有的责任意识,锻炼孩子的生存能力。
(3)适当受一点批评。孩子错了,受一点批评也是很正常的,虽然当时孩子心里会不好受,但这种心理承受能力是必要的。教师要把握好尺度,适当让孩子受一点批评。
(4)经受一点失败。失败也是常有的事情,关键是找出失败的原因,争取下次成功。未来是属于孩子的,孩子的路要靠他们自己走,未来的生活要靠他们自己去创造,这一切都不是成人能替代得了的。正因如此,我们不要太娇惯孩子。这样,孩子长大了之后,面对人生的难题,才不会被吓倒、压倒,成为有作为的人才。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