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6-08-15 13:15:17
语音是口头语言的物质载体,是由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表达一定语言意义的声音。当人们用语言彼此交往时,听到词的音或音组,就能和这个音或音组所指的事物联系起来,或者当看到某个事物时,就把这个事物和它固定的音或音组联系起来,即听到一个事物的名称就能想到它指的是哪个事物,看到一件东西时就能正确叫出它的名称。这就要求对语音有精确的辨识能力。任何一个词,在发音上的微小差异都能影响词与对象、现象之间的正确联系。因此,掌握每一个词的正确发音,对于正确理解、辨认、运用词语都非常重要。只有正确掌握语音,才能真正掌握语言这个交际工具。幼儿期是学习说话、形成口语能力的关键时期。但是,幼儿听觉器官和发音器官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如果训练不当其语音发展会出现很多错误,并可能导致口语交流中的误会;另外受地方方言的影响也会引起语音错误,常常会使幼儿在口语交流中出现一些笑话。所以教师应该重视对幼儿的语音训练,使其掌握正确的发音规律,学会说普通话,以净化我国的民族语言。
一、教师的正确示范在矫正幼儿语音中起主导作用
幼儿的语言能力最早是在家庭语言环境下形成的,所以幼儿的语音一般都带有家庭主要成员的语言特点。如现代上海有许多幼儿是由保姆照顾的,故幼儿的语音中会带一些山东、安徽方言的特征,可见幼儿最早的语音形成途径基本上是模仿。由于幼儿的发音能力和听觉的可塑性较大,教师的语音矫正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教师必须要会说普通话,掌握口语的正确发音规律,不仅能在口语训练中教幼儿正确发音,而且还能通过专门训练矫正幼儿的错误发音,使其形成正确的语音。如苏州方言平翘舌不分,缺少后鼻音,如分不清“王”和“黄”、“吴”说成“胡”、“兵”和“宾”发音相同等。如果在幼儿阶段不能纠正这些错误的发音,到了成年以后就会形成典型的吴方言。方音一旦形成,就难以纠正,而且年龄越大,越难纠正。年龄小的幼儿经过一段时间的正确训练之后,其方言一般都能得到矫正。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