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6-11-30 17:55:01
【设计思路:现在“密室主人”的语调变得轻松愉快,让幼儿在逃出“密室”的同时也从紧张刺激的情绪中“逃出”,这是情绪上的宣泄,同时也是感受成功的关键环节。活动中除了让幼儿感受光的主要特性,其中出现的时钟、规则要求等,也符合大班下学期幼儿年龄特点,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科学探究品质、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在这个活动中同样重要。】
本案例荣获:2013年上海市中青年教师教学评优(学前教育)一等奖。点评刘树棵老师是“2013年上海市中青年教师教学评优(学前教育)”一等奖获得者。他的集体教学活动“密室逃脱之光”新颖独特、扣人心弦,是当前教师热议的一个话题。
那日,看完刘树棵老师的活动,有震撼,更有感动。震撼于他的巧妙构思、睿智架构,带给幼儿难忘的历程;感动于他对事业的那份执着追求。这应该是他“逃脱系列活动”的又一个设计,一位男教师能如此兢兢业业地思考、实践,并愉悦地享受过程,归根到底源自于他对孩子由衷的热爱。
看完“密室逃脱之光”,我不止一次地想:假如我是孩子,我会喜欢这样的活动吗?
回答是毋容置疑的!因为,能跟着教师到一个透着微光的黑暗教室里,耳边时不时传来隔空、神秘的“密室主人”的声音,那是一件多么稀奇、多么难得的事情呀!关键是,在这样的“密室”里,不仅能在灯光底下玩镜子,还能看到一道道“绿光刀在教室里穿梭,仿佛进入了一个奇妙无比的“科幻世界”……难怪每次活动结束,总会有孩子追问:“下次还来吗?”
看完“密室逃脱之光刀,我不止一次地想:假如我是一线教师,我能在活动中收获什么?
第一,我会惊叹“时尚,原来可以这样走近幼儿”。“密室逃脱之光”是男教师执教的一个洋溢着现代气息的活动。男教师本身对周围生活中“新兴事物”的好奇与接纳以及教师希望与孩子共享的那份激情推动着教师设计活动。然而,设计活动仅有敏锐与热情还远远不够!要真正落实“基于儿童发展刀的理念,需要教师在孩子的原有经验与教育目标之间进行平衡,这也是当今课改中幼儿教师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很高兴,能看到刘老师对“密室”可能带给孩子的“别样感受”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很欣慰,能听到刘老师结合主题活动中孩子的兴趣热点生发活动,并在孩子的旧、新经验之间建立联系……于是,他的前期判断与梳理,最终让活动变得恰如其分、惟妙惟肖,教师不仅如愿以偿地将当下社会年轻人热衷的游戏悄然带进了儿童世界,还以“密室逃脱”为目标,激发孩子听清指令、破译难题。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入情入理,让人掂量出教师对孩子兴趣、经验的一种尊重。
第二,我更确信“经验,应该在亲身体验中获得”。“密室逃脱之光”实质上是一个科学探索活动,教师鼓励孩子利用各种材料探索、感知科学经验。然而,当教师以“密室”为背景时,就已经让活动充满了悬念!难道不是吗?教师提供了数字卡片,可我们谁也不曾料到,当一张张卡片放在手电筒的前方,卡片的影子上竟然还会产生奇妙的数字!孩子惊叹、孩子琢磨,最终恍然大悟:“卡片上有洞,光线从一个个小洞里穿过去,影子上就有数字啦!”当越来越多的孩子利用手上的镜子将屋顶射灯传导出的光照射到多媒体屏幕上那个指定的“电池”时,意料之外的事又发生了,“电池刀居然慢慢变小、还慢慢移动,“你是怎么把光送给电池的?”孩子迫不及待叫着“轻轻地动镜子!”“让镜子侧一点、再侧一点!”“电池跑到哪儿,镜子就朝着哪儿!”当教师将孩子分成8组、激发孩子利用镜子依次传递激光时,教室里一道道激光“亮刀了起来,不仅把活动推向高潮、令人叹为观止,更让孩子在亲自动手、亲眼目睹中深切理解了“光能借助光滑的表面反射”的道理……一次次的“意料之外”不只是形式上的绚烂,当孩子情不自禁地要将自己的体验“和盘托出”时,我们听到了孩子在用自己的语言解释科学道理。事实上:教师只有将关注点真正转移到“让儿童玩中学刀时,教师的环节设计、材料提供才会带上“放手探索、放手体验”的色彩,这应该是一个科学探究活动真正美妙的开始。
第三,我感悟到“互动,反映教师的育人理念”。“密室逃脱之光”中教师设计了一个“密室主人”,并通过它将一步步的推进要求呈现在孩子面前。细细掂量每一道指令,不难发现其中有点燃积极情绪的,有关注倾听习惯的,有强调自我保护的,有明确规则遵守的,也有引发思考探究的……充分体现了教师强烈的课程意识与育人理念。是啊,科学活动并不仅仅是知识经验的传递,科学活动同样也能滋润式地哺育孩子的情感、态度、习惯及能力。其实,“密室逃脱之光刀除了事先预设好的流程环节之外,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对孩子可能产生的探索行为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教师对个别孩子可能产生恐惧、担忧等心理情绪也有预估……在教师看来,做好孩子生理心理的保护者、做好科学探究过程的支持者,在激发孩子持续活动兴趣的同时,进而使他们富有探索的勇气和热情,这也是本次活动师幼互动质量保证的关键。
最后我想说:刘树棵老师的低结构活动同样有滋有味。游戏开场时那句“去玩吧!”以及游戏结束时那句“收摊!”所引发的孩子的各种自觉行为,不仅彰显着男教师所特有的宽容、松弛的风格,更体现了“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过程实质。
走出刘老师的教室,我的脑海里是对他个人专业发展的期许:希望能充分发挥男教师的性别优势,追求业务水平的更上一层楼,进而更好地享受和幼儿在一起的每一天……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