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搜狐家长帮 2017-09-15 04:00:03
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已经完成了一个令你担忧害怕、让你苦苦奋斗数月的项目。想想你在办公桌前埋头准备的论文,你需要打印的文档,你为了完成项目所要进行的沟通,甚至是你在宣讲日穿着的服装,或者完成项目后的切身感受——脑海中的图像越鲜活,效果越好。
斯里尼·皮莱认为,从头到尾设想项目的每个步骤可以帮助你重归正轨
这种方式看似简单,但其实,把未来的自己具象化可以成为一种对抗拖延症的新方法。
这种理论的大致思路是:多数人都不太擅长设想我们的短期行为会对自己产生什么样的长期影响。但如果我们不断设想自己身处未来的某个时刻,设想我们的日常决策将会如何影响未来的自己,那就有助于制定当下的决策,因为我们可以更加容易地设想长期结果。
我们并不擅长设想微不足道的日常决策如何对自己产生长期影响,这同样适用于时间管理
给未来存钱
这一理念部分源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安德森管理学院(UCLA's Anderson School of Management)心理学副教授哈尔·赫希菲尔德(Hal Hershfield)的成果,他研究了我们的时间观念如何改变决策方式。
他在4项实验中通过一个虚拟现实程序让人们与"未来的自己"互动——这是一种通过数字化技术制作的未来自画像。赫希菲尔德发现,与未来的自己互动过的人更有可能把钱存进假想的退休储蓄账户。
赫希菲尔德表示,我们的行为方式经常对自己的长期发展不利:"比较常见的情况是:现在吃了不健康的食物,久而久之便会因此遭受恶果。"但"当我们帮助人们具象化未来的自己,并对其展开更加深刻的思考时,就能让他们在采取行动时更多地考虑未来的影响。"
这个理念也可以应用到时间管理中。例如,你或许认为把项目推迟一天,利用下午的时间来刷Facebook没有什么大不了。但如果设想一下自己在一个月后项目到期,因为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决定而额外背负的压力,就有可能重新回去工作。
需要明确的是,这种做法并不新颖。体育领域也使用过这种具象化的方法——这甚至是奥运选手的必备措施——但加拿大卡尔顿大学博士候选人伊夫-玛丽·布劳因-休顿(Eve-Marie Blouin-Hudon)表示,只要是生活中可能出现拖延症的地方,都可以使用这种方法。她去年曾经就这一课题发表了研究论文。
美国自由式滑雪运动员艾米丽·库克(Emily Cook)使用心里意象将跳跃中的每个扭转动作具象化
她在研究中将193名大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思考现在,另外一组思考未来。结果发现,经常对未来进行具象化思考的人更能与未来的自己产生共鸣,还能因为拖延症的减少而体验所谓的"未来自我连贯性"(future-self continuity)。"拖拖拉拉的人感觉与未来的自己脱节。"她说,"你越是想象未来的自己,就越能与那个自己建立情感联系。"
当然,赫希菲尔德也补充道,这种理念未必是结束拖延症或改变行为的关键所在,因为并不是所有拖拖拉拉的人都出于相同的原因。关键是要明白拖延背后的原因。
例如,他表示,如果拖延只是因为你不喜欢某项工作,或者担心失败,那么想象未来的自己或许只会让你更加焦虑。"如果你是因为担心自己做不好某事而拖拖拉拉,那么想象未来的自己或许只会加剧焦虑情绪。"
那么,究竟该如何是好?
哈佛医学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精神病学助理教授、《Tinker Dabble Doodle Try》的作者斯里尼·皮莱(Srini Pillay)发明了一种方法来培养这种行为。他建议关注任务的每个步骤,而不仅仅是最终结果,通过这种方法来设想整个项目完成时的情景。"需要想象的事情不是欢呼庆祝胜利的时刻——而是从事项目的过程。"他说。你所选定的情景不仅要明确,还要可信,这样才能让大脑更好地对其进行具象化处理。"要设想能够带来真实感受的东西,而且要与你的身份相符。"他说。
斯里尼·皮莱认为,从头到尾设想项目的每个步骤可以帮助你重归正轨
他建议在设想过程中尝试第一人称(你本人经历这种场景)和第三人称(你目睹自己经历这种场景)两种视角——皮莱表示,这两种视角可以帮助你强化自己所设想的情形。他建议选择一天中思维处于"自然衰退"的时间(例如中午)来做这件事情,每天可以为此专门抽出15分钟。
不要奢望一次性掌握这种方法。布劳因-休顿发现,这项任务对一些人来说可能很有压力,她曾经因为工作而引导一些人进行过这种具象化的想象过程。她建议人们反复尝试,直到感觉更加适应这种方法。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能想象出自己面临的挑战。另外,当你的拖延行为背后的原因不够明确,或者难于察觉时,这种方法也比较难以实施。皮莱表示,归根到底,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你理解自己为什么在试图达成某个目标时拖拖拉拉,帮助你奋勇向前。"修补你的设想就能接通这段没有焦点的电路,帮助你补齐失去的片段。"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