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作者:@佚名 2017-09-26 20:30:02
整理了幼儿园案例分析与反思《从“童言稚语”看幼儿心理》,希望对幼儿教育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学龄前的孩子天真可爱,常常“语出惊人”,让人忍俊不禁。孩子那些给我们带来许多欢愉的“童言稚语”,也反映出了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下面就儿子成长中的几个案例对幼儿心理发展做简要分析。
从“童言雅语”看幼儿的理解水平
【案例1】“是不是舅舅的姥爷就叫舅姥爷?”
舅舅和我生活在一个城市,中秋节前夕,我对刚上幼儿园不久的儿子说:“今天咱到舅姥爷家串亲戚去。”儿子一听串亲戚,很高兴。突然儿子来了句:“舅姥爷是谁?是不是舅舅的姥爷就叫舅姥爷?
【案例2】“我们不是沙子呀!”
一日下午接儿子从幼儿园回家,途中儿子不解地问:“老师为什么说我们不要像沙子?我们(本来就)不是沙子呀!”第二天经询问我才知道,原来老师上了一节课“粘土和沙子”,结束时,老师说了句:“我们小朋友要像粘土一样团结一致,不要像一盘散沙。”
【分析与建议】
从上面的两个案例来看,儿子对“舅老爷”、“散沙”的理解具有表面化、简单化的特点,他只是从字面上理解词义,而不能理解词的内在含义。我们知道,幼儿对事物的理解,取决于他们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水平。儿子刚上幼儿园小班,他的生活经验不丰富,思维具体形象,理解常与知觉过程混在一起,属于直接理解水平。
因此,要促进幼儿(尤其是小班幼儿)理解水平的发展。首先要为幼儿提供大量可以直接感知的活动材料与机会,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
同时,要注意加强语言指导,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帮助幼儿理解事物的本质属性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信在正确的引导教育下,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不断积累和使用语言文字能力的不断发展,孩子的理解水平将会不断提高、发展。
从“童言稚语”看幼儿概念的掌握
【案例3】“奶奶变成妈妈了”
一日,皓皓的奶奶和姑姑一起从老家来看孩子。招呼她们坐下,我就忙着给她们倒水。这时听姑姑说:“妈,把买的那些好吃的给皓皓拿出来吧。”奇怪的是,儿子这次听到“吃的”没什么反应,而是吃惊地看着姑姑和奶奶,愣了一会儿,儿子突然大笑起来:“哈哈……,姑姑喊奶奶妈妈呢,奶奶变成妈妈了,姑姑变成孩子了。”
【案例4】“黑色的小白兔”
一日,回到老家,儿子看到姥爷养的兔子很高兴。他兴奋地一个一个兔窝挨着看,突然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激动地喊:“妈妈,妈妈,快来看,这有好多黑色的小白兔呢。”我一听这“黑色的小白兔”忍不住笑了:“到底是黑色的还是白色的呢?”儿子头也不回,继续看着那些可爱的兔子依然固执地答道:“黑色的小白兔呀!”“黑的就是黑的,白的就是白的,怎么能又是黑的又是白的呢?”听我再次这么一说,孩子似乎有点明白了,用手指了指:“哦,是黑色的小兔子,那边有白色的兔子。”
【分析与建议】
案例3中,儿子使用了“奶奶、妈妈、孩子”等词,但并不等于他真正掌握了这些词所代表的概念本身。如在孩子脑中,“妈妈”就是和自己的妈妈年龄相仿的女性;“孩子”就是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小朋友。而如今,头发已经花白的奶奶突然变成了妈妈;几乎和妈妈一样大的姑姑突然变成了孩子。这和孩子头脑里已有的概念发生了冲突,因此孩子既吃惊又费解。但这也正说明了孩子掌握的这些概念,只是对“奶奶、妈妈、孩子”等事物形象外部的、非本质特征的概括,所概括的概念内涵很不精确,而且外延也大大缩小了。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