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作者:@佚名 2017-09-26 21:11:15
整理了幼儿园案例分析与反思《找规律》,希望对幼儿教育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案例观察:
根据图形原有的排列规律,判断推理出某一位置上的图形并进行相应涂色,发现只有少部分孩子只需要简单提醒就能准确的完成作业,有部分孩子需要我多次引导:先看原有的颜色图形排列规律,根据规律接着涂色后面的图形,还有部分孩子我即使帮忙找到了排列规律,并让他们一边念规律一边操作,有时涂好一处图形再让他涂下面都很困难。孩子们的这种表现让我觉得规律对大班孩子来说还比较抽象,它是比较意识的东西,要求孩子有灵活的思维,需要孩子自己去感受去发现去理解,光靠老师一味的帮忙点拨甚至告诉答案是根本行不通的。针对这些情况我特意设计这次活动,旨在让幼儿通过发现感受生活中的规律美,来激发自己创设简单规律的欲望,感受规律在生活中的运用。
观察分析:
这次活动中,我设计最简单的AB型规律,让幼儿自己去观察发现,孩子们能很快找到一绿一白的串珠现象,并很快完成项链,我及时告诉他们这样一绿一白的现象就是这条项链的规律,叫AB型规律;逐步深入让幼儿找出ABB型规律;ABC型规律的动作,幼儿寻找规律并接着往下做。在活动中,老师首先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通过寻找交流猜测和验证各类型的规律,给他们更多操作和探索的空间和时间。
具体措施:
1、游戏式的学习方法是孩子们最容易接受的,如:出示玩具狗,脖子上有一串绿白相间的项链。我帮小狗设计了一条项链,还没有完成,想请你们帮忙,项链中藏着一个秘密,谁先找到秘密就能很快完成。
2、出示一串自制的一红二黄规律的糖葫芦,让幼儿找出ABB型规律。通过寻找交流猜测和验证能很快明白一红两黄的规律,这时老师也是及时归纳出ABB型规律,幼儿的思维得到升华。
3、我利用孩子们熟悉的游戏来做动作,老师做有ABC型规律的动作,幼儿寻找规律并接着往下做。如:石头、剪子、布、石头、剪子、布……石头,让幼儿猜猜接下来的动作。幼儿感到亲切,并能感受到规律还用于我们身边的游戏。让孩子发现并概括ABC型规律,孩子能通过自我检查,不断交流调整,在欣赏交流中还能感受到规律给生活带来的美,激发了他们学习和运用规律的愿望,从最简单的AB型规律到ABB型规律到ABC型规律,孩子的发展也得到了层层递进,思维也会变得更灵活。并很好地完成了画册找规律的作业。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