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作者:@佚名 2017-09-26 21:32:43
整理了幼儿园案例分析与反思《幼儿咬人因不懂表达》,希望对幼儿教育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案例】
案例一:户外活动中,程程高兴地在滑梯上爬上爬下,东东走过来和他一起玩。他俩玩得正兴奋时,程程突然在东东的背上咬了一口。然后乐呵呵地走了。
案例二:我班教室外有个小滑梯,阳阳正玩得起劲。这时别班的一个小女孩过来玩,阳阳不让她玩。争执中,阳阳咬了小女孩一口。
案例三:筱筱在“娃娃家”烧饭,欣欣想要他手里的玩具。筱筱不乐意。欣欣便伸手去抢,筱筱张开嘴巴对着欣欣的小手咬了一口。
案例四:幼儿边听故事边看电视里的课件。突然。心心哭了起来。原来是玲玲咬了她。教师刚想问明原因,玲玲却不满地说:“我看不到电视。”
案例五:晴晴看见小朋友们在玩开火车游戏,便拿着自己的小椅子,说:“我也来玩啰!”可是大家都沉浸在自己的游戏中没理她。她把小椅子往排前一放,转过头来咬了后面的小朋友一口。
【案例分析】
幼儿由于各自家庭教育、个体发展等方面的差异,在适应托班这一新的环境中,往往表现出多样性,咬人就是其中的一种现象。
1、表达一种情绪:一般而言,幼儿咬人并无恶意。由于不懂得用语言表达自我的生活感受,常常通过咬人来表示自己的兴奋和激动。如案例一中的程程情绪高涨,通过身体动作还不能满足他的情绪需要,他就用最简单的咬人动作把内心的高兴情绪表达出来,以获得心理满足。另外,当幼儿有伤心、紧张、愤怒等情绪时也会通过咬人来表达和发泄。如案例四中的玲玲通过咬人来发泄心中的不满情绪。
2、表达一种认识:幼儿已有了一定的对外部世界认识和分辨能力,但其语言表达能力欠缺。当他们无法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意思时。有时就会通过咬人来表达。如案例二中的阳阳认为,门口的滑梯是我班小朋友玩的,别班的不能玩,他无法用语言表达出这一层意思,便采取了咬人的方式。又如:案例三中的筱筱认为玩具是她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当同伴争抢时,他便通过咬人告诉同伴:这是我的。
3、表达一种愿望:由于自我意识和能力的差异,幼儿很难找到合作或交流的伙伴,遇到交往上的困难时往往也采取咬人的方式。案例五中的晴晴想和大家一起开火车,但是没人理睬她,她就对着别人咬了一口。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