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作者:@佚名 2017-10-09 22:27:53
整理了关于幼儿艺术类论文《小班美术课程实施案例》,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案例]:原来最早到幼儿园的天天今天入园的特别迟,来了之后,躲在妈妈的后面,于是,我主动向天天问好:“早上好啊,天天!”天天躲在妈妈的后面,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怎么啦?天天,是不是有什么地方不舒服呢?”说着我去用手抱天天,天天躲开了我的手,抱着妈妈的腿,哇的一声哭了,边哭边说:“我今天不上幼儿园!”“为什么呀!”我不解的问他,“因为。。。。。因为幼儿园要画画!我害怕!我不要!”边说,边用手紧紧的抓住妈妈的腿。
[背景]:
在昨天下午的活动中,幼儿对毛毛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毛毛虫是怎么来的?是什么样子的?在幼儿对蝴蝶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幼儿提出,想尝试画毛毛虫,于是,我讲解了画毛毛虫的要领和绘画顺序后,让幼儿们自己尝试进行绘画,在大家都在小声讨论,开始绘画的时候,我发现,天天拿着自己的笔,望着自己画的歪歪扭扭的圆有点发愣,见我走过来,就对我说:“老师,我不会,我不想画。”我连忙安慰灵灵,“别着急,想想刚刚老师的示范,来!我和你一起来!”天天摇摇头,“我真的不会,我不想画!”正当我帮助天天的时候,旁边的佳佳对天天说:“瞧!就知道你不会,还是要老师帮忙吧!”天天一听,哭了起来,佳佳看着哭泣的天天继续说道:“哭有什么用,不会画就是不会画,看我画的多美,你真笨!”天天哭的更厉害了,看着洋洋得意的佳佳,哭泣的天天,还有因为听到声音而纷纷回头的其他幼儿,此起彼伏的抗议“老师,我也不会!”“难死了!”绘画《毛毛虫》的活动难以继续。
[实施措施]:
我先将天天从妈妈的身边抱过来,抱在怀中,告诉全班幼儿,天天今天很伤心,与幼儿讨论天天迟到哭泣的原因,引导幼儿尝试去思考,并由此,让他们关注关心周围的同伴,同时也想了解幼儿害怕画画、不愿意参加美术活动的原因,。
[具体过程]:
我问:“谁知道天天为什么哭?”“他想妈妈了!”“不对,是因为他迟到了!”“才不是呢!他肚子饿了!”“我觉得是他妈妈打他了!”幼儿们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我问天天:“他们说的对吗?”天天摇头!佳佳突然站起来说:“我知道,他是因为不会画画,是大笨蛋!”天天一听,又哭了,看到天天的表情,南南站起来说:“我知道了,是因为天天。”“你乱说,才不是呢!我又没有打他!”佳佳辩解到,南南说:“还说没有,就是你!谁叫你说人家是大笨蛋的!”“我。。。我,本来就是嘛,那么简单的毛毛虫都不会画!”天天看着他们为自己争的面红耳赤的样子,头更低了!
稳定了天天的情绪后,我问天天,:“是因为佳佳说的话吗?”天天点点头又摇摇头,“到底是为什么呢!”我问道,“我害怕画画,怕画不好!大家会笑我!”天天回答道,我又转问全班的幼儿:“你们喜欢画画吗?”“不,我也怕!”“我不喜欢画画!”幼儿七嘴八舌的回答到。
在幼儿七嘴八舌讨论的时候,我发现,天天虽然脸上挂着泪痕,却仔细地听着幼儿之间的对话,他放松了,原因是他发现原来不喜欢画画的不止他一个,其他的伙伴们都有着和他相同的感受,为了能降低幼儿的对画画恐惧的敏感度,我与幼儿们谈话,从中了解他们的想法及兴趣,让他们对画画由害怕变喜欢。于是我又开展了一次美术活动《毛毛虫》。
中午,散步的时候,我有意又带孩子们找寻了毛毛虫,并仔细地引导幼儿进行的观察,下午当我宣布今天绘画内容又是《毛毛虫》的时候,幼儿们都用奇怪地眼神看着我,“老师,不是画过了吗?怎么又要画呢?”“我不想画!”幼儿你一句我一句的说,“别着急先看我变魔术,我要变咯!”说完,我在黑板上边说边示范,“小小球,排好队,长出脚,添眼睛,可爱的毛毛虫变出来了。”“呀!真的!”“好简单哦!”“我也要试一试。”“真好玩。”“和上次的不一样呢!”奇怪、抵触的表情刹时间消失,取代它的是惊喜、积极的情绪,在带领幼儿空手试画了一次后,幼儿开始尝试自己画,天天也开始画了,我又来到了他的身边:“要我帮忙吗?”“不用了,不用了!”天天头也没抬的回答我,他边说边画像玩游戏一样,专注的看着自己的画纸,完全忽视我还在他的身边,他先画了一只,接着又画了第二只,第三只,很快,纸上就被天天画满了毛毛虫,接着,他又画了叶子,边画边说:“毛毛虫会饿的,它喜欢吃叶子。”画完画后,天天拿着自己的画对佳佳说:“瞧,这是我画的毛毛虫一家,这是爸爸,这是妈妈,这是哥哥,这是姐姐,最小的是妹妹!他们在吃晚饭呢!哈哈~哈哈~~。”这次天天拿着自己的画,越看越开心!完全不在乎佳佳以前对他说的画。
[感想倾诉]
日本的一位研究幼儿美术活动的专家板光彦认为:“幼儿美术活动不在于教会幼儿画成一张或是制成一件工艺品,不是为了培养未来的画家,而是把它作为开发智力、培养创造才能和高尚情操的一种手段。”儿童是天生的艺术家,他们在美术方面会表现出成人难以想象的才能和潜在力量。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好动、好玩,有旺盛的探究欲。美术活动就成为他们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情感表达与交流的工具、智慧的象征及个性的表现。而我却在小班的美术活动中常常发现像天天这样的幼儿,一听到画画,一看到白纸、油泥、剪刀等物品就会恐惧害怕,甚至哭闹,拒绝学习,常说:“老师,我不会!”“”老师,你帮我(画)折吧!”这与《纲要》所要求的:强调幼儿的艺术教育要寓教育于美的享受之中,要始终把对幼儿个性、情感的尊重放在首位;强调在幼儿精神获得满足和愉悦的同时,培养其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以及形成完整和谐发展的人格为终极目标相孛。
从不断的观察中,我发现,小班的幼儿受其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生活经验比较少,他们往往只对经常接触的熟悉的和感兴趣的物体有绘画或是制作的欲望,因此,我们在选择美术教学内容的时候可以从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最熟悉的开始,以游戏的方式介入教学,降低幼儿的敏感度。两次同样的美术活动,由于教师教学策略的不同,从枯燥的讲解,改变为朗朗上口童谣式的讲解,所呈现的教学效果也不同,在幼儿已有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用童谣边讲边说来进行美术创作,虽然打破了美术活动要求安静的日常规则,但却使幼儿知道该如何去画,有内容可想,变抽象为形象,改变无所适从的现状,再模仿教师范例的基础上更加上了自己的想法,激发了幼儿活动后期的创新。从以上事件中天天从一开始拒绝画画,到连最喜欢的幼儿园也不愿意上,再到后来天天积极参与绘画毛毛虫,活动,并主动与指责过自己的佳佳介绍自己的画,变化很大,分析其中的原因,我们不难发现游戏歌谣的运用,大大提升了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把美术变活,把美术玩起来。
[评价与反思]:
皮亚杰曾指出,“幼儿绘画是信号性功能的一种形式,它被看作象征性游戏和心理表象之间的中介……是把客观现实吸收到主体自己图示种的一种自发的同化作用。”。法国儿童画研究者吕凯(G.H.Luquet)把幼儿绘画归属为一种游戏。幼儿期的绘画基本属于不完全的写实阶段和知的写实阶段。小班的幼儿好动、好模仿,行为受情绪的支配,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赋予幼儿适当的角色,运用游戏、故事等形式,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那如何让幼儿快快乐乐学美术呢?
1、选用生活化、游戏化美术教学内容
小班的幼儿受其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生活经验比较少,他们往往只对经常接触的熟悉的和感兴趣的物体有绘画或是制作的欲望,因此,我们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从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最熟悉的开始,以游戏的方式介入教学,降低幼儿的敏感度。上文中的两个绘画活动《毛毛虫》与《毛毛虫》虽然都是绘画活动,且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但由于幼儿前后两次的生活经验的不同,教师教学策略的不同,导致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也各不相同,抵触与积极的参与,天天由哭变笑的情绪变化直接说明了对两次绘画活动的不同的喜爱程度,后一次的活动更为孩子们所喜欢。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