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作者:@佚名 2017-10-12 18:07:59
3、训练听力,培养幼儿听觉的注意力。
听觉注意力是从事任何音乐活动的基础,也是音乐文化艺术修养所必需的能力。幼儿生活在充满各种声音、节奏的空间里,各种声音、节奏无不在他们的小耳朵里有所反映,有意识地引导他们留心倾听自然界、生活中的各种不同的声音、节奏,不仅可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分辨各种声音、节奏特点的能力,还可养成注意力集中地倾听音乐的良好习惯。在打击乐活动中,我选择一些调式对比明显、强弱音比较鲜明、以及具有象声词、模拟音等音乐,应用游戏形式让幼儿倾听,如游戏《拉门铃》,老师弹奏短句或唱出短句:5434│56│5-‖,也可拍出节奏:××××│××│×—‖,然后请幼儿不断的倾听感受,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它表现出来。通过练习,幼儿的音乐听觉注意力更敏捷了。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留意寻找有趣的声音和节奏,让幼儿将他在生活中所听到过的声音或节奏描述出来,如:池塘里青蛙发出的“呱呱呱”的叫声,大街上汽车发出“嘟嘟嘟”的响声,小钟走时发出“滴答滴答”的有节奏的声音。通过不同方式的听力训练,幼儿对声音的刺激已从无意的兴趣发展到有意的感受。
三、灵活地交互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保持注意的稳定性。
有意注意是完成任何有目的活动所必须的,但有意注意需要意志努力,消耗的神经能量较多,容易引起疲劳,特别是3~6岁的孩子由于心理特点,很难长时间保持有意注意。孩子的无意注意占优势,任何新奇多变的事物都能吸引他。幼儿期,注意的稳定性不断增长,可以较长一段时间去做他们感兴趣的游戏或者学习。由于幼儿仍以无意注意起主导作用,他们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仅短暂,而且很容易分散和转移。教师在活动中必须灵活地掌握方法,不断地变换孩子的两种注意,使大脑活动有张有弛,既能做好某件事情,又不至于过度疲劳。因此在打击乐活动中,我重视通过自身的语言、表情、手势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采用一定的教学手段,保持注意的稳定性,达到活动的目的。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表情要丰富,随目的的变化,有暗示性,善于用眼神和幼儿交流;语音、语调、语速掌握要有分寸,运用得当,有感染力;恰当地用动作来表现内容;教学方法以幼儿为主体,一切从感受入手,通过小游戏,进行简短节奏发声练习,用故事、玩具、节奏乐、头饰、图片、声势练习(拍手、拍腿、跺脚、嘴打响……)进行教学,整个教育活动始终处在听听、跳跳、拍拍、敲敲、打打的活动状态,每个教育活动都有新鲜多变的内容,让幼儿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相互交替,保持注意的稳定性,使幼儿沉浸在欢乐之中。
在打击乐活动中,严格按幼儿注意发展规律,采用相应的、有效的教育方法,幼儿的有意注意提高了,注意的稳定性增强了。许多原来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散的幼儿,已能注意看老师的指挥、听前奏整齐地开始和结束,与同伴齐奏。与此同时,教师也可指导幼儿将良好的注意品质迁移到其他活动中,让幼儿明白之所以能演奏好听的曲子,是因为小朋友专注参与活动的结果,在日常的学习、游戏中同样要注意力集中,使自己学到更多的本领。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