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家长帮北京站 作者:liaipimao 2018-01-04 14:34:52
还有一件事需要单亲家庭注意,作者召集了10个单亲家庭,这些家长几乎都带着同一个表情,那就是长期焦虑、担心、操劳所凝固出来的表情,她们甚至连发型都一样,作者用一个词来形容她们的表情:雕塑!是啊,生活无论多么艰辛,多么难,我们一定不要让孩子也陷在我们不幸福家庭、婚姻的困苦之中!我也经历过离异、痛苦,但我从未将这些不幸传递给孩子,因此,孩子现在是乐天的状态,丝毫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那么我们到底该用什么样的语言、语气与表情来和孩子说话呢?要求就是:回到孩子不会说话以前的状态。
还记得我们宝宝刚出生时的日子吗?我们看着那张可爱的小脸,无论她哭他闹,我们都不会和他们生气、较真,总是耐心的、充满母爱的去照顾他们,绝不会去也不可能去和他们讲道理,只是应用了更多的语气、表情来和他们表达、交流。但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眼中的孩子变了,甚至有时很讨厌,其实孩子还是那个孩子,只是我们对待孩子的态度不再有耐心。因此,我们现在就要找回那种状态!那种只有无尽的爱的状态,优点也爱,缺点也爱。
另外和语气、表情相同重要的就是眼神,与上面所说的道理一样。试验中,妈妈和孩子对视往往不能超过3分钟就因为不好意思而结束了,有10多对母子竟然在对视中默默流泪,是啊,他们这一对视才发现,自己有多久没有仔细的看看孩子了?这种结果估计都是出现在较大的孩子和妈妈身上,我们一定也要注意,不要以为孩子大了,自己忙,就忽视了孩子的存在,充满爱的眼神我觉得孩子一生都需要!
在和孩子的沟通与交流中还有几点要注意:
1、状态,我们家长要达到一种状态,就是让孩子在面对我们的时候想说话,而不是懒得说、害怕说、不愿意说。这就牵扯到每次孩子与我们说话时,我们对他们的关注和回应。这点很好理解,每次孩子和我们说话时,我们不要因为自己忙碌、心烦就对孩子代答不理、不当回事、听到错误就严厉批评,如果总是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是孩子逐渐缄口,所以,我们在孩子和我们诉说时一定要热情、关注……记住,家长的生活状态就是将来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状态,我们冷淡,孩子对人、对生活、对学习也冷淡,我们热情,孩子对……
2、夫妻之间的交流对孩子影响也很大,避免在孩子面前相互否定!因为那样会使孩子的心灵紊乱,判断正误力紊乱,不知道该怎样才对。
3、对于孩子出现的问题,我们在和孩子做沟通、交流时,一定不要就问题而说问题,解决时,甚至都不能触碰这个问题。一定要找出孩子会出现这个问题的根源!不要只看到问题表面,而是要看到问题后面的真正原因,这样才能正确的解决问题。
4、还有就是和老师的沟通与交流。家长对待老师反映孩子的问题时,首先应该学会的就是接纳!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说老师不好、学校不好。。。我们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让孩子看到:在和老师交流时,老师能够感受到家长对老师辛苦付出的莫大感激和敬重之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把教育通过老师传递给了孩子。
2011年6月3日:
二、父母的角色定位
教育要求父母做的并不多,其实就那么一丁点,就是在黑暗的时候,把自己的心里点亮,放在孩子生命的前方。
父母的角色定位应该支撑起孩子的心。你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孩子就会如何对待别人。
父亲要给孩子指出一条路,要孩子有路可走,父亲提供的空间决定了孩子成长的高度;母亲则要内心平和,滋养孩子内在的‘德’,母亲情绪的平和是对孩子有利的支撑。
父母要宽容,但宽容的目的不是无原则的放纵,而是帮助孩子实现理性的回归。
孩子上升时,平和是支撑,孩子下降时,平和是一种承接。
妈妈的表情是孩子的天堂,妈妈的情绪时刻影响着孩子的情绪。有的成年人几年不回家,一回家,全家都在,就母亲不在,他却感觉家里没人,这就是母亲的力量。
知识是以情感作为载体传输的,孩子的情绪决定了知识接受的能力。母亲的情感付出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起决定性作用。
父亲、母亲、孩子是一个概念,家是一个概念,父亲不应该逐渐淡出家庭教育,如果家是一个学校,父亲就是校长,母亲就是班主任,如果家是一本书,父亲就是目录,母亲就是里面章节的文字内容。
母亲的教育品质:就是棉花的品质:无形、有情、价值高贵;慈柔、温暖。外面多么能干、坚强,回家也需回归到这种状态。
父亲的教育品质:应具有钢铁的品质:有形、沉着和稳重。他维系着孩子发展的方向。
家长的教育状态是由孩子不同年龄段的不同需要决定的:从小学到高中,孩子之间竞争的第一要素是内心的平静;厌学的孩子拒绝的不是学习而是环境;家长不要人为的设计一些恐惧、压力;教育要给孩子提供足够的成长空间,而不是限制。
家庭教育的核心内容:1、培养责任心、责任感;2、培养基本的道德素养;3、培养目标意识;4、培养习惯。责任的深度决定了孩子的承载能力,良知决定了孩子爱的延伸能力,两者构成了孩子的生命空间。
孩子面前,你是保姆、你是管带、你是法官,还是亲爱的爸爸妈妈,父母角色的清晰是家庭教育的起点!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