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8-03-07 17:43:57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歌声在树林里回荡。出示诗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C、齐读诗句。
(2)演示"牧童捕蝉"的动作及"蝉叫声"。说说第二句话的意思。
心想捕捉鸣叫的知了,马上站在树下一声不响。出示诗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齐读诗句。
(3)你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
(4)挑一句自己最喜欢的读一读。(指名读)
(5)多美的一首诗啊!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齐读--指名读--男女生读
四、读诗想画面。
1、教师配乐朗诵,学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画面背诵。(引背同桌对背齐背)
3、从"林樾"、"蝉鸣"可以看出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
五、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卡片,用自己的方法记住字形。(指名说说)
2、说说你认为最好记的字是什么?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呢?
3、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林:左边的木的捺改成点。
黄、童:中间一横要写长,其他的横要写短。
范写"黄"、"童"
六、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2、把你最喜欢的句子用自己的话写下来,或者画下来。
PCK分析:
《所见》是清代袁枚的作品。诗人向我们展示了一副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画面动静结合,活泼有趣,表现作者对农村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这首古诗简单易懂,主要引导学生在细读的过程中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生动景象。
一、交给学生识字的主动权
先出示诗句,让会读背的学生领读,教师相机指导。然后抓住生字和难点字音,强调读准。如“所”读平舌音、“捕”的声母是“b而不是p”等。学生对于充当“小老师”的角色一向很感兴趣,各抒己见,我相机让学生组词,说说能用什么办法很快记住这些难字。
二、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自己理解诗的大意
(1)有滋有味的读。一读,自读要求读准字音;二读,先让学生自己当小老师告诉同学,哪些字需要注意容易写错的,同时讲解字词意思也是有学生自己提出,如:什么叫“振林樾”?(传遍了树林);“意欲”是什么意思?(想要做什么事情)。因为诗歌语言简单,不需要每个字都解释,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三读,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有节奏的朗读,标上节奏号,男生女生竞赛读,齐读。
(2)想象画面,理解诗意。理解诗歌主要是靠学生的想象力,先让学生说说在着首诗歌中,你看到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哪些景象?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牧童的心情怎么样?牧童为什么“闭口立”了?从"林樾"、"蝉鸣"可以看出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解答,学生就可以轻而易举说出这首诗歌的主要内容。最后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好这首诗歌。
当然,在教学的环节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在朗读中学生不能全部的集中精神,想象与现实不能很好的结合等,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针对性的进行改进。争取达到更好的效果。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