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8-03-10 14:44:43
整理了关于2018年北京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刻舟求剑》教案设计,希望对教师教学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教材简析:
《刻舟求剑》这则寓言讲的是一个坐船过江的人,不慎把宝剑掉入江中,他一点儿也不着急,只在船舷上刻了个记号,准备船靠岸以后,从刻记号的地方跳下去捞宝剑。它用短小有趣、言简意赅的故事,讽刺了生活中的某些荒唐可笑的现象,揭示了一些深刻的道理,用“蠢人蠢事”——可笑的事,从反面给人启迪,耐人寻味。
学情分析:
经过几年的语文学习和实践,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这则寓言虽然是文言文,但是有译文可供借助,学生学起来就容易多了。因此,和现代文的教学一样,仍坚持以自读为主,重在感悟、积累的策略。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让他自己质疑、释疑,教师适当点拨、扶助,必要时精当讲解,但是不讲语法。
设计理念:
教学中要突出以读代讲的特点。文言文的教学和现代文一样,仍然要坚持以读为主,重在感悟,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总结学习寓言故事的一般方法:读故事——明道理——受教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本课生字,和译文对照(或查字典验证)弄懂字义。
过程与方法:
继续了解古今汉语词义和表达上的不同,弄懂寓言的寓意,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为以后的学习打一点基础,同时,引导学生从这则寓言中领悟一些生活中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寓言内容,引导学生抓住对话中的关键性的话展开思考、讨论可作为教学的重点。指导朗读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2、继续了解古今词义和表达上的不同,弄懂寓言的寓意,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是学习本课的难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
一、话说寓言导入
1.你们都知道那些寓言故事?(揠苗助长、自相矛盾、画蛇添足、守株待兔、郑人买履、掩耳盗铃、南辕北辙等)
2.齐读它们,想想这些寓言故事都有那些共同点?(语言简练、故事情节简单、故事中的人物都很愚蠢、都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等等)
3、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常带有讽刺或者劝戒的性质。寓言原来是民间的口头创作。世界上最早的寓言式《伊索寓言》,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寓言已经相当盛行。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有许多当时相当流行的寓言作品。“刻舟求剑”其中的寓言故事之一。选自战国《吕氏春秋》
4、读课题,说对课题的理解。
二、初读寓言感知
1、这则寓言故事是古代文言文,请小朋友试着读读。(抽生逐句读,注重评价读准与否)
2、把课文中的生字、难字认识了,课文就能读得更准确了!(遽-赶紧、契、矣、岂-下面是自己的己)
3、生字回到句子里,看看读得怎样?(读句子——遽契其舟、舟已行矣、不亦惑乎!岂不是太糊涂了吗?)、
4、把这些句子送回课文里,又读得怎样?(自己练读,抽生读课文)
5、文言文要读慢些,还要读出停顿之美来。(师生共同读完全文)
三、再读课文,读通文意。
1.文言文每句话具体都讲了些什么呢?请结合课文下方的译文理解。
2.老师读文言文句子,请小朋友用译文里的话告诉我是什么意思。(老师读句子,学生说意思。)
3.请一个同学读译文,大家一块告诉他是哪句文言文。
4.让我们走进每个句子,看看其中的有些字具体是什么意思?(老师圈字,学生结合译文理解这些字是什么意思。)
5.老师由句到字抽问学生,并板书在黑板上。
6.像这样同桌互相考考。
7.其实在文言文里,同样的字在不同的句子里也有不同的意思。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