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8-03-11 11:53:49
3.阅读教学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时,可以先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送别诗,如《赠汪伦》《赋得古原草送别》。教师可以向学生简要介绍:古代交通不便,离别容易相会难,以送行饯别表达深厚的情谊便成为一种习俗,送别也因此成为诗人笔下常见的题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堪称送别诗中的极品,被人们传诵至今。
(2)理解感悟古诗。
在理解诗意上要突出后两句。后两句是写景,也是抒情。“景”与“情”有着密切的联系。孤帆渐渐地远去,最后消失在浅蓝色的天际间,只见长江浩浩荡荡滚滚东流和蓝天连接一起。让学生想象这样的情景:朋友乘船而去,你目送朋友的船只离去,看啊,看啊,一直到船只消失在天水之间。此时,你的心情如何?诗人久伫江边目送朋友的船只,这种景象饱含着诗人与朋友难分难舍的情意。
启发学生想象李白送别朋友的画面,除了采用调动学生生活积累、设身处地地推想、利用插图等方法外,还可帮助学生开拓想象的思路:从时间上思考,繁花似锦的三月是个怎样的季节;从方位上思考,黄鹤楼下,长江之畔是个怎样的地方;从自然景物上思考,“孤帆远影”“长江天际流”是个怎样的景象;从人物送别这件事去思考,诗人久伫江畔目送友人,他的内心有着怎样的想法。
4.活动提示
(1)“背诵这首诗。”这个训练旨在促进学生对古诗的积累,教师要根据教材的指示,在深入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直到能够熟练地朗读并背诵下来。教学过程中还可以与学生总结更多的朗读和背诵的方法。
(2)“理解加点的词语,再说说诗句的意思。”这个训练是在学生经过查找资料、理解诗的大意的基础上,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理解加点的词语的意思对理解诗句的意思有较大的作用,教师要指导学生仔细品味重点词语,帮助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根据画面写诗句。”这个训练中的两幅图分别是课文所描写的两句诗,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题中的文字:“下面两幅图画,各描绘了本课哪两句诗的内容?请写在下面。”然后观察画面的景物,经过认真地分析和探讨,确认这两幅图画各描写的内容恰好是“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和“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4)“积累。”这个训练是积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是作者借送友人抒发自己胸怀的诗。写这首诗时,王昌龄正被贬到江宁,心情无疑是苦闷的。
诗人的朋友辛渐即将取道扬州,北上洛阳。正在江宁(今江苏南京)任职的诗人,亲自送行到了润州,在西北城楼(即“芙蓉楼”)为他饯行,并写下这首诗。
前两句写寒冷的夜雨,滔滔的江流,连朦胧的远山也显得孤单,这种景象衬托出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但诗的重点却在后两句。朋友此番远行的目的地是洛阳,那里有诗人众多的亲人和朋友。诗人深深思念洛阳的亲友,并想象他们也同样思念着自己。他嘱托辛渐,当亲友们问起来,就说我的内心依然纯洁无瑕,就像冰那样晶莹,像玉那样透亮。诗中用一个巧妙的互相映衬的比喻来形容一种纯洁完美的品格,显示出很高的语言技巧,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5.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在这首诗中,出现了很多的地名,如:广陵、黄鹤楼、扬州等,同时还有表示方向的词语,如:西辞、下等,学生在理解诗意的时候容易造成混淆,阻碍对诗的理解,教师要根据诗的内容,画一个地理方位图,标清方向及地名、物名,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首诗是如何表达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的呢?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等词语,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