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8-03-11 17:14:29
整理了关于2018年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登金陵凤凰台》教案设计,希望对教师教学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
1、体会诗歌通过写景、怀古所表达的特定的思想感情。
2、能运用比较、想像、联想、品味关键词语等方法鉴赏诗歌。
说明:
“诗可称为中国的宗教”(林语堂语)。中国是诗的国度,古典诗歌烛照古今,金陵又是六朝古都,学生容易对此产生兴趣。古典诗歌既传承中华文化,又能在情感共鸣中濡染学生心灵,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在具体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再造想象以体味诗歌的思想感情并获得精神上的感染和愉悦,是教学的最终目的,这个目的当然要借助于理解具体词语、诗句,分析艺术手法这些手段。不过在实际操作中,千万不能把手段当成目的,研究具体词语、具体诗句是为了领会作者诗歌整体中蕴藏的思想感情,不能为了词句而词句。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把握诗人登临怀古抒发的独特情怀,理解诗人李白。
2、 难点:能从意象、典故入手把握怀古与伤今的内在关系,学会鉴赏。
说明:
闻一多曾提出,学习、研究古典诗歌要有两个原则:一是带读者走进古典的那个时代,二是把古典带到读者的时代。前一个原则是提醒大家注意作品的时代民俗文化背景;后一个原则是要求大家介入作品,把作品当成是自己参与或者目睹的事件,领会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所以教学中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自由探讨争鸣的空间和时间,建立师生平等交流的平台,促使学生实现个性化阅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话题导入
激发兴趣
1、余秋雨先生说过,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确实如此,中国古代诗歌中,怀古诗词占了很大一部分。金陵,一个被六个朝代君主选为国都的地方,一个风景优美、历史悠久的临江之处,自然成为了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争相游览之地。唐怀古诗中,以金陵为吟咏对象的数不胜数。你知道金陵是哪六朝的国都?以金陵为吟咏对象的诗歌有哪些?这些诗歌主旨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1、交流以金陵为国都的六个朝代的相关知识。(东吴、东晋,以及南北朝中的宋、齐、梁、陈,这些朝代统治的时间加到一起才270多年,政权更迭频繁。 )
2、回忆初中学习过的有关金陵的怀古诗作。(刘禹锡的《乌衣巷》和《石头城》,杜牧的《江南春绝句》和《泊秦淮》,李商隐《南朝》和《咏史》等,都抒发了历史沧桑变化的兴亡之叹。)
找准话题能使学生更快进入课堂。读这首诗歌可以让学生了解到金陵古都的相关历史,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相关怀古诗作的回忆也便于学生调动已有的积累,更轻松地进入本诗的学习。
从标题入手理清思路
以金陵为怀古对象的诗歌中,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是较早的一首。交待背景:此诗是作者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后所作,一说是作者天宝年间,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李白很少写律诗,而《登金陵凤凰台》却是唐代的律诗中脍炙人口的杰作。它的旨趣是什么呢?
齐读。结合题目,作为登临吊古之作,找出诗歌点题以及怀古写景的语句。
齐读。找到首联、颔联、颈联。
“凤凰台”在金陵凤凰山上,相传南朝刘宋永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乃筑台,山和台也由此得名。在封建时代,凤凰是一种祥瑞。当年凤凰来游象征着王朝的兴盛;如今凤去台空,六朝的繁华也一去不复返了,只有长江的水仍然不停地流着,才是永恒的存在!
颔联就“凤去台空”这一层意思进一步发挥。三国时的吴和后来的东晋都建都于金陵。诗人感慨万分地说,吴国昔日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的一代风流人物也早已进入坟墓。
颈联中诗人没有让自己的感情仅仅沉浸在对历史的凭吊之中,他把目光又投向大自然,投向那不尽的江水:“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三山”在金陵西南长江边上,三峰并列,南北相连。李白把三山半隐半现、若隐若现的景象写得恰到好处。“白鹭洲”,在金陵西长江中,把长江分割成两道,所以说 “一水中分白鹭洲”。这两句诗气象壮丽,对仗工整,是难得的佳句。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