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8-04-18 14:59:51
这里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家长大学,专注K12阶段所有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关注我,您的孩子会因为你变的不一样。
孩子粗心只是一种表象。
期末考试结束后,许多家长看到孩子的成绩后,都会吐槽:“这孩子太粗心。”
有家长还不解,我孩子平时学习很不错啊,但考试时偏偏粗心,这到底是什么毛病?
我以前就说过,孩子粗心只是一种表象,这个表象的背后绝对透露着他学习出现了某种程度的问题。
如果平时孩子做作业时就认真审题、一丝不苟地做,做完作业又好好检查,就不会出现粗心这样的问题。
这当中有个训练问题。
好习惯、强能力都是训练出来的。
有一名优秀的高中生的父母是这么对待孩子的粗心的:从初中起,妈妈就告诉他:粗心,就是能力差,学得不扎实的表现!
任何时候,都不要说是因为粗心没考好,也请家长不要再为孩子找这个推脱责任的借口。
细心、沉稳、脚踏实地是必备的能力。
如果具备了这些能力,偶尔丢一两分,可以理解,超过两分,就是能力还欠缺,学得不扎实。
“粗心”现象具体表现:
1、不细看条件,看错条件
2、数字结果错误。
3、推导错误。
4、缺少信心。
我认为学生粗心,其根本原因有以下两个:
1、考试粗心,坏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是学习能力还欠缺,学得不扎实。
2、学习的责任感不强。
习惯上的粗心比知识上欠缺危害更严重。
听到有家长这样批评孩子:“你不是不会做,你就是粗心大意。”
这种批评的结果,往往会让孩子心里产生潜意识:粗心只是一个小问题,至少是一个比不会更轻微的错误。
孩子有粗心的毛病,这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习惯,而是自小就养成的坏习惯。
从小学开始,学生的作业就由老师或家长检查,学生只负责完成即可。
而这种做法的结果,就是只要完成任务就可以了,至于效果怎么样,那就不重要了。
02
解决粗心的方法和对策
1. 落实信息
题目本身的信息是最重要的,而不是你在读取题目信息过程中联想的东西。
不能边看题边想,而应该看完题再想。
2. 心理重视
无论学生还是成年人,都知道粗心大意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和生活态度,甚至有时候会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
但是,有很多人就是不愿意去改。
只有真正地从内心意识到了粗心对你的危害,才会从行动上真正的体现出来。
3. 规范训练
真正形成 “不完成每一步骤就不是真正的完成”的观念。
做题时要边做边总结哪些步骤的表达是得分必须的,然而又是我在思维中一跃而过的。
比如物理题上必要的公式。
要养成精确表达的习惯,只要没完成百分之百就不算完成。
规范答题格式与步骤,答题中的粗心往往是由“眼高手低”造成的,因为想、说、写是不一样的。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