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天天实践 2018-05-08 11:21:38
有位谢女士在后台留言:儿子念小学四年级,平时允许他先玩儿再写作业。但早上起床光穿衣服就要花掉十几分钟,总是磨磨蹭蹭,也不止一两遍教他更节约时间的穿衣顺序了,但他还是老样子。
每对父母都深知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平日里也有一再提醒孩子要珍惜时间,但孩子还是磨蹭懒散;虽也有以身作则带动孩子学会自我管理,但收效甚微。最终的良苦用心,倒让孩子心生抵触了,这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时间观念是模糊的
试着回想下昨天一整天是怎么安排的?是否有清晰的计划?这些安排是否合理?每件事情分别花了多少时间?对自己的时间安排能精确到什么程度?
我们自己都不善于管理时间,怎么去教孩子呢?说得最多的“抓紧时间”,却成了最正确的废话。
“时间观念”可分为自然时间、人文时间和心理时间。人文时间的核心是历史时间,约定俗成存在的宇宙时间,而自然时间的核心是钟表时间,是客观的;心理时间的核心则是体验时间,是主观的。
自然时间和心理时间并非总是重合,如果让孩子看喜欢的动画片,两小时都不嫌多;如果让他做不喜欢的作业,半小时都度日如年。可见心理时间,喜欢跟着感觉走,在喜欢、高兴、愉悦的时刻,它过得飞快;在排斥、沮丧和烦恼的时刻,却漫长得要死。
如此看来,教孩子学会时间管理,就得让孩子找到自然时间和心理时间的重合点。
改变心理时间
培养兴趣
当一个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内心的阻力是最小的,这时心理时间自然过的很快。孩子们如果对一件事有兴趣,他就很容易沉浸其中,根本意识不到时间的流逝。我们经常会看到这类人:学习像玩儿一样,轻轻松松,却能取得不错的成绩。除了天赋、智商,兴趣也是很大的因素。
当被迫去做不喜欢的事情,心理时间便被人为拉长,做事的过程会备感煎熬,效率自然也跟着降下来。无论大人还是孩子,改变心理时间最核心的方法,便是培养兴趣。
欲速则不达
此外,家长们也要时刻铭记“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孩子没有时间观念、不懂得时间管理,真不能全怪孩子,有时候往往是你的急躁,弄巧成拙。
如果你真的觉得孩子做事很慢,建议你试着完整记录孩子一天做各项事务所用的时间,检验下自己,是否不自觉地用成年人的速度去衡量孩子了呢?
事实上,有很大一部分“没时间观念”的孩子,是大人不恰当的时间观念“制造”出来的。还有,孩子面对不喜欢的事总是会极力转移注意力,家长便认为孩子“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接着说教、责骂、催促;导致越催越慢、越慢越催,孩子与大人则会陷入负面情绪的恶性循环。
让孩子体会到时间管理的乐趣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不同的年龄段也会有不同的侧重点:
3岁~6岁
是培养时间管理能力的黄金时期。要重点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和独立性,如按时吃饭、作息、去幼儿园等,学会自己穿衣服、整理玩具等。父母尽管有监督和检查责任,但不能过多干涉,该放手时就放手;及时赞美表扬,让孩子获得成就感。
7岁~12岁
步入小学后,主要任务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父母可以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常规训练,协助孩子将时间分为学习时间和闲暇时间。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