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8-05-12 12:27:19
整理了关于2018年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明天,我们毕业》教案设计,希望对教师教学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设计思想:
语文课教什么?这似乎是一个非常普通的问题。但是,有很好的回答吗?
在我小的时候,语文课教“词语解释、段落大意、中心思想……”——文本(一整块红绸布)被撕成了一条条“美丽的红绸带”;后来,教“课文内容、思想感情……”——要关注孩子的心灵和思想;现在,有人说,不仅要教“写了什么”,还要教“怎么写的”——关注文本的表达形式特点;还有人说,要教“阅读文本的方法、策略”……
李海林先生在《语文课程改革的进展、问题及前瞻》一文中说:“目前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出现的问题,主要的,就是对‘教什么’的问题在理论上的毫无建树与实践上的全面落空和严重缺失。”这样就导致了语文教学课程体系的沿旧之路,改革无法深入、无法有实效,总在打外围战,使得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因没有先进的课程内容支撑而失去了积极意义,也导致了语文教学的泛化、模糊化。
这其实就是一个语文课程内容的创生问题。面对同一个文本,我们教师该确定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是关系到确定的先进的教学目标能否得到体现和实现的关键。我以为,言与意,是优质阅读教学的两个支点。我们的阅读教学应该在结合了文本本身的特性,考量了学生的特质后,取得言意共生,道器兼顾的效果。
教学分析:
这是一篇特殊的课文。其一,位置特殊。位于第十二册教材的最后一篇,是整个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的最后一篇教材。其二,意义特殊。教学时,正值学生毕业前夕。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的情感积淀与文本所表达的感情是非常契合的。
基于此,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也有着很特殊的意义。一个是言语技能、阅读策略方面的。六年语文学习结束,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学习字词的能力,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文本的能力;另一个即孩子们共同生活了三年,且寄宿制学校朝夕相处,感情深厚,在这毕业前夕,有和这篇课文相通的情感基础,但又不完全相同,这毕业前的最后一课,应该是他们心灵成长的一个驿站。
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的生字、新词,读懂课文中作者对学习生活、老师的回忆和眷恋。
2、明白作者是抓住了哪些典型的镜头、画面来表达自己的感情的。
3、激发孩子们自己对母校、老师、同伴的深深眷恋,让这节课成为孩子们心灵成长的场景。
教学过程:
一、 揭题明任务
1、揭题: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明天,我们毕业》,看到这篇课文,读到这个标题,你有什么想法与感受?——读好这个课题
2、大家的心和作者的心是相通的。作者这样说
(师有感情地述课文第一自然段)一想到明天就要告别美丽的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心中就涌起了深深的眷恋之情。
3、课文究竟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让我们自己来读懂它。
二、 读懂课文——用自己的方法
1、回想一下,学了六年语文,你认为,对于一篇课文,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面来读懂它?
生交流,要点
A、作者写了什么?——主要内容 B、理清课文脉络——课文的层次 C、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思想感情 D、作者怎么写的?——写作特色 E、有什么收获或思考?
2、接下来我们就按照这些方面自己来读懂这篇课文,注意要从课文中找依据。学了六年语文考考自己阅读的能力。学习时间:十分钟。
三、 汇报交流——自己的收获
要点
1、主要内容:这篇散文作者回顾了六年的小学学习生活和老师的辛勤教诲。
2、课文脉络
第1自然段:告别之际涌起了深深的眷恋。
第2—7自然段:作者对六年学习生活的回顾和对老师的感激、眷恋。
第8—9自然段:作者对未来的憧憬和豪情。
其中,2-7自然段,又可以分成两个层次,2-5自然段,对应学习生活的个、回顾;6-7自然段,对应对老师的赞颂、感激和眷恋。
3、作者抒发的感情
(1)你能找到课文的文眼吗?——眷恋。——文中饱含着的就是作者的眷恋之情。
(2)眷恋一词:我通过查字典知道,它的意思是对自己喜爱的人或地方深切留恋。你从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深切的留恋?可以是词、可以是句,也可以是一个小小的标点。浏览课文进行圈划。
(3)你可以通过“诵读”的方式来进行汇报。——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教师适时评点。
4、写作特色
(1)多用排比、对仗——学生举例,领会这种写作方式可以使感情更强烈,更富有感染力。
学生选取一两处,和小伙伴一起进行小组诵读,读出深情,读出气势。
(2)撷取了典型镜头——举例,领会这种方式对于作者叙写回顾有着打动人心的效果。
学生回顾自己小学生活中的典型镜头,进行叙说。
5、自己的收获和思考
学生自由交流。教师注意引导——读完一篇课文应该有自己的思考,读别人的文章,思考自己的事。
四、 学生的诗——送给老师和母校
1、课文抒发的是作者的真情实感,十一天过后,你们也将毕业,此时此刻,你想到的是什么?——生自由交流。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