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8-05-16 16:46:23
4. 课文从第几段开始赞扬杨柳的?
明确:第四段。“假如我现在要赞美一种植物,我仍要赞美杨柳”。可见课文从第四段才进入赞柳的正题,那么前面三段在写什么?
明确:前三段是在为后文直接赞柳蓄势,做铺垫。这部分没有明确表明喜欢杨柳,而且似贬实褒,感情比较模糊,看似游离于主题之外,实则处处点题。笔笔不可忽略。文中提到“我的画中多杨柳”,寓屋取名为“小杨柳屋”,可见与柳有缘,但这种机缘是不可附会的,只能随缘,不然,就像写花一样,貌合神离,失之真实。作者所赞美的是自然不造作,平实不张扬的风格,正如杨柳一样。
五、分析第4——6段,
1. 请学生阅读4——6段,思考作者到底赞美了杨柳那些特点?
明确:“贱”、“下垂”
2. 为什么这两个特点能作为赞美杨柳的原因呢?
明确:首先来看“贱”,作者认为什么是“贱”,什么又是“贵”
明确:“贵”与“贱”在这里被作者赋予了比喻意义。“贵”的本意是价格高或地位优越,文中指吃的东西好,显得身份地位高。“贱”的本意是价钱便宜或地位低下,文中指由于不计较个人得失而或不吃,或吃得少,或吃得次,显得命薄而低下。这是两种不同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作者赞美的是杨柳顽强的生命力和它不求索取的奉献精神。
3. 再来看“下垂”。其他植物不大像杨柳,大都是向上发展的。“甚至下面的。。。又可怜!”可见作者对其他植物的评价是怎样的?
明确:这句话讽刺了那些作威作福,忘掉根本的得志小人。这句话也从反面衬托了杨柳“高而能下”,“高而不忘本”的可贵品质。使人联想到社会上有许多高高在上,贪图享乐的蛀虫,他们忘记了根本。
4. 以上都是通过对比来体现杨柳的特点,来赞扬杨柳。杨柳是一种植物,但在作者笔下却赋予了它以人的品质和精神。作者赞美的是杨柳的平凡朴实和不忘根本的品质,杨柳不求索取,但求奉献,是其“贱”,它不贪图自己的荣光,而是“条条不忘记根本”,这是其“下垂”。杨柳的“高而能下”的品质是难能可贵的,对于做人来说,应该学习这种精神。
5. 这种由植物写到人的手法是什么写作手法。
明确:联想。作者由杨柳下垂的姿态想到了不忘记根本的精神。由树及人,使主题得到深化。饮水思源,知恩图报乃是为人之道。但生活中的许多人却过河拆桥,甚至落井下石,作者在叙写中蕴涵了对这些现象的指斥。作者赋予杨柳以主观情感,以杨柳喻人,讽刺现实生活中某些作威作福,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人。
六、分析第7——8段
1. 自古以来写杨柳的作品有很多,人们常常把杨柳作为春的象征,作者认为以杨柳为春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作者认为杨柳的下垂美与和平美丽的春光十分调和,因此它是春的代言人。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常以杨柳为题来赞美春天,作者却从一个新的角度对“杨柳为春”加以阐释,那就是杨柳的“下垂”所显现的谦逊,它懂得大地是其生命的源泉。因而它“高而不忘本”,最能象征春天的神意。
2. 作者认为观赏杨柳的最佳地方在哪里?是不是在西湖?为什么?
明确:杨柳的存在是自然的,也是独特的。它不是因生在西湖而高贵,也不因长在乡村而卑贱。它是朴实无华的,正因为它的朴实作者才认为其高贵;它又是柔韧坚强的,正因为它的坚韧,作者才觉它尤为可爱。作者不独赞西湖的杨柳,而更钟情于平实大地上随处可见的杨柳。
七、本文的修辞手法
主要用了排比、比喻、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例如第二段中,“或者说我爱它的鹅黄嫩绿。。。小蛮腰。。。”这是排比
例如“好象挂着几千串嫩绿的珠子”是比喻
例如第五段“时时依傍到慈母的身边去,或者扑进慈母的怀里去,使人看了觉得非常可爱”这是拟人。
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表达更具生动形象性,使说理更透彻,更精辟。
八、板书
思路 形散 神聚
喜柳 寓屋种柳,画中多柳 为咏柳蓄势
(感情基调) 名花反衬,朴实无华 形散而神聚
“贵”:吃好东西 只供观赏 高而能下
赞柳 “贱”:不吃东西 供应木材 饮水思源
(对比) 参天:作威作福 可恶可怜 生命顽强
下垂:不忘根本 和平美丽 无私奉献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