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8-05-18 16:38:34
4、请各小组有疑问的请提出来在全班进行讨论,教师帮忙引导并讨论、总结。
活动三:学生小组制作鞋子的活动:
学生四人小组开始制作鞋子,教师巡视辅导。教师在辅导中注意以下几件事:1、不同的材料制作出不同样式造型的鞋子,如用橡皮泥、布等。2、装饰时的制作应细致,教师也可在黑板上提供一些小图案让学生参考资料。3、鞋底可用自己的脚来做样式并略扩大一点,如果材料不够可以按比例来进行缩放。
活动四:学生作品的交流展示。
1、各小组进行交流并互相点评、帮助,最后选出自己喜欢的作品。
2、全班学生分小组对自己的作品自评并展示。
3、教师在学生的自评活动中注意给予一定的鼓励和参考意见。
教师为本节课的学生活动进行总结。(学生在课后注意班级卫生的整理)
札记:
我按照惯例在下课前带领三年级的学生共同预习下一课《有趣的鞋》,并布置孩子们带彩色纸、橡皮泥等制作工具。孩子们对教材上那用纸、橡皮泥做成的小小的鞋很感兴趣,只有总是喜欢在课堂上插话的小壮不停的嘟囔:“用纸做的小鞋又不能穿,这不是浪费吗?”“你又乱插话,只要做得好看就行,再说还可以给娃娃穿。”小壮的同位回敬了他一句。“我们男孩又不玩娃娃!”
这同位俩的的对话使我灵机一动:我们学校教科研的课题是创造教育,而我们艺术组的子课题正是“让艺术与生活碰撞出创造的火花”。我为什么不就这次《有趣的鞋》的课题鼓励学生将美术技法运用到对实际生活用品的美化、创造当中去呢?
所以我马上谦虚地用咨询的口气问小壮:“请问用什么材料怎样能做出可以穿的,对我们来说做起来又不太难的鞋子?”“呃,这个嘛——”我的态度一下子让小壮抖了起来“就用我们冬天用的毡子鞋垫作鞋底,再用各种布条做鞋面,肯定能做出可以在家穿的软底鞋!这是我的一点想法,诸位还有什么高见?”这小大人似的回答启发了其他的同学:“还可以用毛线便起来做鞋面!”“我家的棉拖鞋鞋面破了,我可以利用原来的鞋底再自己做上一个鞋面。”“我们家有包装电器的泡沫箱子,我想用那泡沫板作鞋底!”“扎头的丝带缠一缠也可以做鞋面!”……“同学们想出来做鞋的材料可真不少,那咱们下一节课就来制作可以穿的鞋子吧!回去再找一找,家里还有什么可以利用的废旧材料。还要思考一下,怎样制作能让你的鞋子比较结实。”
第二次上课时,孩子们带来的材料可真不少,有的甚至把大塑料瓶横着一剖两半来作鞋底。由于抱着做好了可以穿的目的,在制作中不少孩子还考虑到了防滑措施:在鞋底粘上一条条线绳、一个个布贴的小圆点……在装饰鞋面的时候,旧的绢花、蝴蝶结、漂亮的扣子等等都派上了用场,大家穿着自己做的鞋在教室里既兴奋又小心翼翼的走来走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前所未有的被开发出来,我敢说,如果只是让他们用纸来做小小的鞋,做得肯定不会如此精彩!
从这一次的美术课中,我得到了两点启发:一、真实的教学过程并不是只能死板的按照教课书或是教参上提前设计好的预案进行的,而应该是一个随机应变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者浑然一体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神奇而又多变的过程。作业形式也不是只能按照书上的要求来设置,在落实新的课程目标的课堂里,当我们把过程还给孩子们时,关心学生认知的曲线、思维的张弛或者是情感的波澜,怎样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改变作业形式是新时代的教师应该灵活掌握的。我们关注的焦点不应该是书上教的知识技能学生学会了没有,而应该是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吗?他们的创造性被激活了吗?
二、《美术课程标准》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发散性,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把学习过程变为人的主体性、创造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把发现、探究、研讨等认识活动突现出来,从而使每一个学生真正成为美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自己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进而发展综合实践能力。
让我们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勇于发掘孩子们的创新潜能,将创新能力转化为具体成果吧!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