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8-05-25 15:56:54
整理了关于2018年大象版三年级自然与科学下册《蚯蚓小导游》教案设计,希望对教师教学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1、探访蚯蚓的家
目标:知道土壤的构成;能提出问题,初步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能运用多种方法观察;愿意合作与交流,教育学生要珍爱生命。
准备:蚯蚓、学校附近的土壤、放大镜、小铲子、透明杯子、塑料袋或纸袋、水等。
教学过程:
(1)引入活动。
教师课前捉几条蚯蚓,上课时出示蚯蚓并提出问题:“认识这是什么吗?”“蚯蚓的家在哪儿?”当学生回答出“土壤”之后,接着引导他们思考“关于土壤我们已经知道些什么?”根据回答我们可以了解他们的生活经验,把握他们的学习起点,为后面的教学活动提供依据。
(2)提出问题和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问题。
探究活动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我们还有哪些问题?”就是训练学生成为敢提问、爱提问、会提问的孩子。学生在“问题银行”里存入了许多问题,但不是每个问题都适合自己研究。接下来组织学生讨论“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问题”,并指导学生根据自己具备的条件选择研究问题。教材中卡通任务的对话是为孩子提供一个引导。
(3)观察土壤里面有什么。
关于土壤的问题只有“真刀真枪地”观察和研究土壤才能得到解决。这一环节包括室外观察和室内观察两个层次,旨在创设条件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和工具进行自主发现,以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教师可以在“材料超市”为他们准备一些材料,像放大镜、小铲子、纸袋等。要求学生要作好观察记录,这是收集事实的过程
(4)交流与总结。
结束观察活动后,围绕“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什么?”进行交流,要引导学生把所有的发现都表达出来,以丰富事实资料。接着启发学生概括总结出土壤的构成,这里要注意不要强求孩子们的语言十分严密十分科学,比如学生认为“土壤里有草根和腐烂的叶子”就可以,腐殖质的概念对他们来讲太抽象了。总之,教师不要代替他们作出结论。
(5)最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把在观察活动中所发现的新问题存入“问题银行”,并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问题。这样通过引导学生开展后续研究活动,不仅为下面的教学创造条件,而且能够保护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增长才干。
5.2蚯蚓的房前屋后
教学要点:
玩泥巴并观察三类土壤的不同,针对沙和石头提出问题和选择问题进行观察研究。
教学目标:
1、了解常见的土壤的分类,自主探究沙和石头的特点。
2、强化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的训练。
教学准备:
沙质土、黏质土、壤土、水、沙、各种石头,锤子、放大镜、钥匙、刻刀、稀盐酸。
教学过程:
一、玩泥巴
同学们,玩过泥巴吗?
喜欢玩泥巴吗?
今天我们就来玩一玩泥巴!不过今天这节课玩泥巴和以往可是有所不同,我们不但要玩,同时还要观察我们玩的泥巴有什么特点,还要与同学们交流观察到的不同现象。
下面就让我们去一些泥巴,开始动手玩一玩吧!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玩过泥巴之后你有什么发现?
发现这些泥巴(土壤)各有哪些不同的特点吗?
学生交流汇报。
总结归类,人们根据土壤中所含沙和粘土的多少,把土壤分为三类:含黏土多的土壤叫黏质土;含沙多的土壤叫沙质土;沙和黏土差不多的土壤叫壤土。
关于土壤我们还能怎样玩?又有哪些新发现?把你的发现和想法记录在小科学家记录本上。
课下的时候,让我们用自己的方法再去玩一玩泥巴!
二、沙和石头
在蚯蚓的房前屋后除了有各种各样的土壤,还有沙和形态各异的石头。
针对沙和石头我们能提出哪些问题?小组之内把自己的问题提出来并记录在小科学家记录本上。
大家有这么多问题呀!现在让我们选出一个问题进行探究吧!
在研究之前先让我们来制定一个研究计划。
学生分组制定计划进行研究,教师巡视。
汇报交流。
通过我们的研究,沙和石头各有哪些特点?它们有什么作用?
在观察活动中我们对沙和石头又产生了哪些新的问题?
让我们把它们记录在小科学家记录本上,不要忘了课下继续研究哦!
三、奇石展览会
课下老师让大家收集一些自己喜欢的石头,大家带来了吗?
下面让我们用我们收集的奇石开一个奇石展览会吧!
四、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与活动,自己反思一下,你的发现与别人的发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很多关于沙与石头的特点,同时也产生了很多新的问题,课下的时候不要忘了继续研究哦!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