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凯叔讲故事 2018-05-28 18:12:38
如果观察周围的小孩子,会发现那些父母经常教育孩子礼貌用语的,孩子虽然会说,但是显得被动羞涩,只是机械重复父母的话,不会眼神专注饱满的看着对方。而父母完全不要求孩子,尊重孩子以自己的节奏和方式待人接物的,孩子小一点的时候或许不会主动说这些礼貌用语,显得比其他小朋友更谨慎更慢热。这个慢热的过程,就是孩子在仔细感受自己和他人,学习找到让自己和对方都舒服的距离和交往方式。这个学习过程,对孩子未来的情商发展至关重要,只要父母不干涉,会自发完成。
我的好朋友老杨说:我不教育孩子,孩子至少不会被搞坏。他闺女是我见过的最具热情感染力的孩子,每次见面打招呼时那满满的能量扑面而来,让人心生欢喜,这种感觉从来没有在被教育要懂礼貌的孩子身上发生过。
我的一个来访者,她做到了百分百的自由给小孩,不评价孩子不教育孩子。来访者本身心理问题非常严重,经常处在莫名的恐惧中,大部分时候没有能力专心陪伴孩子。妈妈自知给不了爱,就努力给予100分的自由。孩子7岁,有一次被小区里的一个男孩子打了,没有还手。
妈妈问:“闺女你为什么没有还手呢,是不是害怕?”
闺女说:“妈妈,我不还手不是害怕,不要把你的害怕说成是我的。平时你总是害怕冲突,但我并不害怕。我不还手,是因为同情他。他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很变态很暴力,他几乎每天挨打。他很可怜,不会用其他方式跟我们相处。我理解他,所以没有还手。”
妈妈很惊讶,同时很佩服孩子。孩子之所以有这样的洞察力,能够深入去思考因果理解别人,正是因为妈妈给的自由。
什么是自由呢,简单的说就是大人学会闭嘴。在孩子的各种事情上,升起想要教育孩子的念头时,管住自己,闭嘴。
假设一下如果妈妈经常自以为是的教育孩子:打人的行为是错误的,爱打人的孩子没教养。当自己的孩子被打,孩子就会评判对方:你是错误的,没教养的。一旦贴上了对与错的标签,孩子便不会再深入观察思考行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停留在最肤浅的看问题方式:你是错的,我是对的。
如果观察孩子,两个孩子之间打闹,或许过程中有人委屈大哭,但如果大人没有参与的话,通常两个人会自动和解,不久又玩到一块去了,好像刚才的矛盾没有发生一样。往往坏就坏在大人参与进来,评判谁对谁错,两个孩子难以自然和解,友谊的裂痕无法修复。
用对与错看待问题的人,很难受大家欢迎,而且脑子会一直转不过弯来:分明我是对的,你就是错的,这难道有问题?你是对的,没问题,但是没人愿意跟你亲近了。
人际关系中,尤其是亲密关系,评判对错是最愚蠢的。在爱情中,你到底是要证明自己是对的,还是想要幸福亲密的关系?如果证明了全世界你最正确,也就等于孤家寡人一个了。有智慧的人,能够去思考行为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思考因果,全面立体的理解自己和别人。这种智慧只能来自自由,来自父母给予孩子不被打扰的,自由体验世界的空间。
孙瑞雪的蒙特梭利幼儿园,有几个3-4岁的小朋友自发开会一下午。会议得出的结论是:父母无法改变,我们越想改变他们,他们越糟糕。这个结论,是我这辈子走过最大弯路之后,30多岁之后才真正领悟到,让自己得到自由的智慧,而幼儿园孩子们就可以自发领悟到。这就是孩子的智慧,只要给予他们空间,他们能自发领悟出人世间最简单最本质的真相。
若想要孩子高情商,用不评判的、理解的眼睛看孩子。这一点不容易,我们几乎都是被评判被误解长大。如果做不到看见孩子,至少还可以做到:管住自己的嘴巴,停止自以为是的教育,让孩子在自由中生发智慧。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