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资源 2018-06-02 08:07:59
先讲个冷笑话:
从小学到高中,老师每次讲完课都会问我听懂了没有,我一直受宠若惊,感觉自己深受老师喜爱,后来上大学,去看高中老师,感激他一直对我的关怀,提起了这件事,他不好意思地说:“其实吧,你多想了,那时候问你主要是因为只要你听懂了,大家就都懂了。”
冷笑话虽是冷笑话,但上课听不懂的问题,确实是学生学习中的常见问题。有些学生,明明很简单的大家都会的题,也得老师手把手教,然后自己在老师监督下练习,再指出问题再改才行,自我解题能力几乎为0。
其实理解能力差的表现,不仅是上课听不懂,还有多方面的表现。比如记忆力差。背单词背诗,别人五分钟能搞定的自己可能需要三到五倍的时间;阅读学术书籍,看到第三段已经忘了第一段是什么了,导致阅读效率低下。比如自主建立逻辑过程能力差。最明显的体现在解数理题和作文布局上,逻辑不清楚,或者混乱,或漏洞明显,经过有意识的学习锻炼能有好转,但也仅仅是好转,且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比如不容易抓住事物本质,举一反三能力差。所以一个问题这次搞懂了下次变个模样有可能就又不会了。比如思路不够快,总是慢别人半拍。这种情况体现在行动和说话上就是北方俗语所谓:三杠子压不出个屁,痴傻呆涅。
理解能力差不只影响学习,还会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说话磕磕绊绊不连贯,经常说“然后”,“啊”,“嗯”这样的词代替逻辑承接;比如不会算账,一算就错,人数稍微多点就乱了;比如被室友评价:“我觉得你确实脑子不怎么清楚”。有的人还因为理解能力太差没法与身边的人相处好,充满焦虑,最终落下了紧张性头痛的病根,从此连努力的能力也损失大半。
孩子理解能力差,对身心都不好。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理解能力呢?我们来看专家的分析和解决办法。
专家分析
人类掌握知识的过程,必须在理解的前提下进行,而理解能力是在儿童时期逐渐培养和发展起来的。
所谓理解力就是指的是对任何一件事物的了解的能力,属于人类高级认识阶段的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在心理学中称之为理性认识过程。一般分为三个发展水平:
1、低级水平是能辨认和识别对象,并且能对对象命名,知道它“是什么”,比如幼儿识别什么是苹果,什么是雨伞;2、中级水平是能够理解概念、原理和法则的内涵,知道它是“怎么样”;比如儿童习得“等边三角形三边相等,中心到每边的距离一致”;3、高级水平是在概念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达到系统化和具体化,重新建立或者调整认知结构,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并使知识得到广泛的迁移,知道它是“为什么”。理解能力是在儿童时期逐渐培养和发展起来的,但是现在很多家长随便就会给孩子贴上理解力差的标签,造成了很多小孩对学习没有兴趣,和对自己丧失信心,觉得自己不如别的孩子聪明,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理解力是儿童思维向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儿童成年后能在各项社会活动中,在高层次的教学、研究、设计等岗位上进行创造性劳动必须的心理条件和心理品质。
专家支招:
孩子理解力的培养是循序渐进的。特别是孩子读小学的阶段,需要培养孩子的理解力和好的学习习惯。有了较高的理解力,才能为小孩子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孩子的理解能力有快有慢,要理解这个问题,也是有点难度的,慢慢教,而且别责备孩子,关键是要建立信心,否则孩子会有心里压力,就更不能理解了。我们成年人的理解力比孩子的理解力是要强的多的。在我们看了很简单就能理解的知识,对于孩子可能不是这样,所以,我们首先需要的是耐心。下面将详细介绍如何提高孩子的理解力:
1、发挥孩子的想象力
加强孩子理解力的培养,在理解的基础上发挥孩子的想象力,能够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正如想象可以让知识插上翅膀一样,想象力可以让个体学习知识的能力得到飞升。比如,孩子用红色和蓝色的积木拼了一个卧倒着的大机器人,又用黄色积木拼了一个站立着的略小点的机器人。解释到“躺着的是擎天柱大哥,他被霸天虎打死了,大黄蜂站在旁边很难过”。孩子并通过自己的想象力用积木将场景还原,深刻的理解了成人电影《变形金刚》中的画面。再比如对于喜欢画画的孩子,每次画画的时候家长可以鼓励他说出自己画的意境来。孩子会凭着他对事物的理解,加上无穷的想象力,这样孩子就能把画面扩展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2、勤思考,多问“为什么”
在学习中,需要不断地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对问题要具有洞察力。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刻的理解学习的材料,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家里,父母要利用各种时机有意识地对孩子提出一些“为什么”,让孩子思考、动脑筋,去探索,养成从思考到理解、判断和推理的良好习惯,当孩子习惯思考的时候,他们的理解力、接受力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加强和提高。反之,如果孩子习惯于被动的接受方式和机械式的死记硬背,对接触的事物半知半解,长此以往,很容易就会养成他们的依赖性和懒惰性,对事物的理解也只能浮于表面,对所学知识也不能灵活运用。在学校,老师必须要求儿童理解单词的意义、课文的内容等,而不要让学生对任何课程都死记硬背。最好的方法是多进行课堂提问,让儿童回答问题,通过这种方法对儿童的理解能力进行实际的锻炼。
3、耐心宽容,多解释
孩子对他们所认识所接触的事物一开始马上都能完全理解是不可能的。家长要求孩子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不犯错误本身就是一种不合理的信念,知识的形成过程是纠正错误的认知,形成正确的认知的过程。作为家长,要有一颗宽容心和平常心。父母在对孩子介绍新知识的时候,应尽量向孩子解释明白,让孩子凭着自己的理解能力慢慢去体会、去接受。当遇到新鲜的事物时,也应尽量解释事物的来龙去脉,尽量把准确的定义告诉他,不要害怕孩子听不懂,允许孩子犯错,要鼓励孩子自己多思考。作为老师,学生答错几道题是很正常的事,应该设法帮助孩子找出答错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给学生予以讲解或辅导,以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
4、在现实生活中锻炼孩子的理解能力
学龄初期儿童儿童的抽象思维能力还很差,只有随着儿童不断掌握比较复杂的知识经验和语法结构以后,理解力才能逐渐发展起来。家长在辅导孩子的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利用生活实际与实物场景的方法,克服难点,诱发学习兴趣。比如教他认字时,我总是把“字”与“实物”对上号,或者组成词语或者句子,给孩子解释明白。
孩子对于一些应用题目的表述,不能正确的理解其中的意思,充分利用生活实际与创设实物场景的方法进行应用题的学习,如五年级数学题中,把一张正方形对折,对折,再对折,其中的一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很多孩子在考试的时候只能对题冥思苦想,就没有想到动手试一试。如果找一张纸立即动手实验,马上就能知道答案。
5、多阅读、多体验
提升孩子的理解能力还需要让孩子多体验,通过亲自实践获得大量感性知识,然后才能通过思考上升为理性知识,最终理解并构成了个人知识的组成部分。
比如通过爬山郊游的方式让孩子理解什么是“一览众山小”、“疑是银河落九天”等古代诗词。通过聆听古代经典音乐,让孩子体会文章当中作者描述音乐所用到的修饰手法。
对于更好阶段的学习,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才有进一步发展,亲身体验不再是必要,可以通过阅读的方式来累积自身的经验,家长要鼓励孩子养成多阅读优秀书籍的习惯。安排阅读要有计划,可以围绕课本阅读一些有关的课外书。例如,读一些与课内学习有关的科技史,人物传记,这样有助于提高课内学习的兴趣,充实课内学习的内容,使思维更加活跃。也可以围绕自己的爱好或特点读一些有关的课外读物。课外书的选择,可以请教老师,请教高年级的优秀生或同班的同学,也可以请教家长。
感悟:孩子学习时可以备一个理解成长本,里面记录下所有关于学习理解方面的知识,并养成抽时间温习的习惯。家长不用为孩子理解能力差而过分焦虑,毕竟每一个孩子无法理解的问题,都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