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资源 2018-06-05 16:08:49
成语解释:
脍:细切的肉;炙:烤熟的肉。肉菜味道鲜美;使人爱吃。
成语出处: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 卷十 海叙不遇》:“李涛,长沙人也,篇咏甚著,如‘水声长在耳,山色不离门’,……皆脍炙人口。”
成语繁体:膾炙人口
成语简拼:KZRK
成语注音:ㄎㄨㄞˋ ㄓˋ ㄖㄣˊ ㄎㄡˇ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褒义成语
成语用法:脍炙人口复杂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复杂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脍,不能读作“huì”;炙,不能读作“jiǔ”。
成语辨形:脍,不能写作“烩”;炙,不能写作“灸”。
成语辨析:脍炙人口和“喜闻乐见”;都有(文艺作品)被人喜爱;受到人们称赞的意思。不同在于脍炙人口含义广;除了含有人们普遍传诵意思外;还可指受人喜爱的肉菜;“喜闻乐见”只表示“受人喜爱”;语义比脍炙人口窄。
近义词:喜闻乐见、爱不释手、交口称誉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