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整理 2018-06-29 16:10:32
家长怎样打造孩子高情商
一直以来我们很多家长都有一个错误的认识,希望孩子可以一直开开心心。但一个真正开心的孩子(或者说一个心智健康的孩子)的秘诀并不是需要一直开心,而应该是在经历各种不同情绪后,可以有自我恢复能力,有应对不同情绪的能力。而且很多时候,那些艰难的经历、那些难过伤心的情绪,恰恰是培养孩子意志力和抗挫能力的必经之路。
有研究表明,孩子有效应对各种情绪的能力,也叫自我调节能力,是今后学习、工作和人际交往中很关键的因素,也是高情商的基础。这种能力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后天习得的,而父母毫无疑问就是孩子学习这个能力的第一任老师。
1.父母首先要端正认识
为什么孩子在笑的时候我们不会阻止,但一旦孩子哭了,我们就马上会说,“不许哭,不要难过”这类的话呢?作为父母,我们首先需要明白,情绪本身是没有对错的,爱和恨、伤心和愉快、愤怒和平和,都有它们存在的合理性。我们自己就不该先入为主地把这些情绪分出高下,并且想刻意让孩子回避某些情绪。
当我们自己对于情绪有了正确的认识后,我们才能教会孩子如何应对情绪,不要害怕自己的各种情绪,而是欢迎它们。在孩子早期,我们如果可以帮助孩子认识所有的情绪,那她就更有能力处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2.给情绪贴上标签
我们自己可以回想一下,曾经你特别生气时的感受,“气得人发抖”。对于成人尚且如此,我们不要低估了那些强烈的情绪对于小孩子的冲击。愤怒、伤心、沮丧、失望等这些情绪都会让孩子感到仿佛被吞噬了一样。
而且孩子并不像我们成人那样知道这些都是自己的情绪在作祟,他们只是觉得心里堵得慌,非常难受要靠哭来发泄。这种“不知道到底怎么了”的感觉也会让孩子觉得很可怕。如果这时,我们父母还在一旁说,“有啥好哭的,不许哭了”甚至更严重的“再哭就不喜欢你了,就不要你了”这类的话,那就更会让孩子疑惑,她会把父母的评价归咎于自己正在经历的情绪,于是就会对某些情绪产生自卑或者羞愧感。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