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8-07-07 08:44:28
二、在幼儿科学教育中培养幼儿求善的科学道德
“科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正确认识和知识体系,同时也是人们探索世界、获取知识的过程,还是一种世界观、一种看待世界的方法和态度。”幼儿科学教育需要关注幼儿对科学的理解、关注幼儿科学价值观的形成,让幼儿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培养幼儿求善的科学道德。
科学本身只求真,这使得科学及其衍生出来的技术成为一把双刃剑,既可以用于消灭愚昧,改变落后,改善人们的生活,也可以用于摧残美好,伤害无辜,关键即是看掌握这把剑的人将之用于什么目的。因此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我们不仅要培养幼儿敢于求真的态度与勇气,更要培养幼儿热爱自然、善待生命、爱护环境的科学价值观与道德品质。从这一意义出发,教师把活蹦乱跳的金鱼放在盛有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的鱼缸里,让幼儿去观察金鱼的艰难生存状态,直至金鱼死亡的科学活动固然有其科学探究的价值,可以让幼儿明白环境恶化的后果,但这类活动对动物生命的漠视与人为残害,却有可能对幼儿的心灵发育产生不良影响,使其失去温存而美好的人性,其教育结果是得不偿失的。
因此,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我们要始终注重培养幼儿关爱地球、关爱环境、关爱生命的情感。譬如种植花草树木的活动、饲养小动物的活动、公益劳动、废物利用等,都可以让幼儿在亲历中体验与感受保护生态、爱护环境的意义。大班科学活动“爱心帐篷”可以说是比较好地体现了这一要求,值得我们学习。这一活动包含的科学知识是让孩子们通过探索球与球杆之间的连接方法,发现三角形的稳定性,但在活动中,教师巧妙地融进了一个来自假想情境的特殊要求,那就是动物王国突然发生了地震,小动物们都无家可归了,请小朋友们赶快来帮助搭建爱心帐篷,让小动物们重新有住的地方。教师将这一情境贯穿活动始终,使幼儿不仅通过尝试最后找到了最好最省料的三角形链接方式,而且深刻感受到了自己应为弱小者承担的责任及所付出的努力的宝贵价值。教师在活动中把求真的科学精神与扬善的科学道德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实现了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渗透情感培育的要求。
三、在幼儿科学教育中培养幼儿求美的人文素养
“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它们事实上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在科学家的眼中,任何科学发明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科学的美既包括内在的逻辑之美,也包括外显的形象之美。在幼儿科学教育中追求美的价值,就是要引导幼儿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获得美的熏陶和体验,进而提升审美感知力和表现力”,能在感知中体验美、在探索中发现美、在创作中表现美、在评价中鉴赏美。
限于幼儿的思维理解水平,幼儿科学教育涉及的知识点不可能是高深的科学理论和复杂的科技成果,而是偏重于感性的现象和生活常识,幼儿从事的探究活动本身也是相对简单的,这种根植于幼儿生活的科学探究方式由此必然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审美教育资源,可以给幼儿提供无处不在的审美享受。譬如彩虹、六角型的雪花、秋天的红枫、喷泉等不仅是幼儿十分感兴趣的探究对象,而且本身即可成为审美对象。可谓生活里处处都有科学,也处处都有美的存在。像“万花筒的秘密”这类科学探究活动,不仅可以带领幼儿探索有关光的科学知识,为幼儿揭开光的奥秘,而且可以让幼儿陶醉在欣赏万花筒的纯美体验之中,获得审美愉悦。中班科学与艺术整合活动“方糖会画画”即是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很好地实现了幼儿科学教育同时应为幼儿提供审美体验的要求。这一活动首先让孩子们观察彩色墨水在糖分的作用下逐渐沉淀的过程,探究其中的科学道理,而后教师引导孩子们利用沉淀的颜料创作了一幅幅美丽的水下画面。这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创作方法,激起了孩子们创作的浓厚兴趣,而当看到自己的操作在水下开出了绚丽的花朵时,孩子们对美的感受油然而生,不少孩子甚至忍不住纷纷赞叹“真漂亮啊”,可见科学与艺术的完美融合可以给幼儿带来更深的探究体验与审美愉悦,可以给孩子们留下更美好的印象。
总之,“求真是科学教育的根本旨趣和自在尺度,扬善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和自为基准,达美是科学教育自在自为的最高境界和理想追求。”基于这一价值取向,幼儿园在课程建设中应鼓励教师大胆构建将科学、艺术、社会(SAS)三大领域内容相融合的教育活动,以实现幼儿科学教育求真、扬善、达美目的的完美结合。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