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8-07-08 07:48:04
(二)语言的多样化
教师的语言是孩子接受信息的主要途径,也起着榜样的作用。在幼儿园这个相对特殊的环境里,教师的语言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语言能与幼儿进行沟通,能让幼儿进入知识的海洋。讲故事时我把深奥,抽象的故事语句转化为浅显,神奇的语言,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起幼儿的注意力和求知欲,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陶冶幼儿的情操。
1、语言的童趣化
教师的语言要形象、生动、富有趣味性。既不能太过“儿童化”——将汽车说成“嘟嘟”、将“吃饭”说成“吃饭饭”;……也不能太过“成人化”——将早晨景色描述成“雄鸡报晓”、将夜晚的景色描述成“夜色朦胧”、“月黑风高”……教师趣味性的语言是能贴近幼儿的心理,比空乏的说教更具效力。进行故事教学时,教师讲故事的语言要夸张、生动,富有趣味性能激起幼儿听故事的兴趣,反之,空洞、枯燥 、呆板的语言会使幼儿昏昏欲睡,毫无兴趣。
因此,我们要善于从幼儿活动的实际出发,抓住幼儿的特点,使用生动、形象、富有感情、具有感染力、贴近幼儿生活的语言,有效地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2、语言的生活化
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尤其是小年龄的孩子,我常常会把繁琐的语言简单化,甚至偶尔会用方言来帮助;理解,给幼儿一种生活化的感觉。像在故事《小兔搬家》中“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雨,小兔们着急地不知道该往哪里躲”,我并没有讲述成“天空突然乌云密布,小兔们跑的跑,躲的躲”,虽然后面的语句很简单,但是“天空乌云密布”可以说小年龄的幼儿是完全无法理解的,所以“小兔们为什么要跑的跑,躲的躲”更让幼儿不理解。
3、语言的体态化
肢体语言能较好地反应人的喜、怒、哀、乐等情绪与情感,起着一种积极的暗示作用。我在故事《小蝌蚪找妈妈》中,用丰富的肢体语言描述故事中各种动物的形象,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鲤鱼妈妈、乌龟妈妈等动物特有的特征,使故事锦上添花。
(三)、满足好奇、积极鼓励,激发幼儿参与活动和表达的积极性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爱听故事正是满足他们好奇心的一个重要途径。如果故事没意思,孩子们没兴趣听;或者故事很有意思,教师处理不当,孩子们没有得到从“无知”到“有知”的满足感;或者故事很有教育意义,可是孩子们没听懂……诸如此类,都不能达到促进孩子心智健康成长的教育目的。所以教师应以幼儿为主体,以兴趣为中心,从幼儿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遵循幼儿语言发展的规律,让幼儿通过体验参与到生动的学习中来。
不管任何一种活动形式,幼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一旦时间长了,幼儿都会厌倦,这样活动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所以有必要用鼓励及肯定的方法来延长幼儿注意力的时间,所以我在活动中常用鼓励的语言及物质奖励的方式,使幼儿获得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让他们感受听故事、讲故事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综上所述,故事是一种最受幼儿喜欢的文学形式,语言浅显易懂,内容丰富多彩,其引人入胜的情节,鲜明生动的形象,丰富奇特的构思,常常与孩子的心灵展开对话,会引起孩子强烈的情感共鸣。通过生动的故事讲述,孩子们会被深深吸引,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的假丑恶,从而培养爱憎分明的情感。讲故事在幼儿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方法,我们应该用心思考,认真实践,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理解,展开想象的翅膀,打开思维的通道,从而使孩子们在感受故事的魅力中更好地发展语言。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