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8-09-03 14:12:11
早教:需一点点“虐待”
谈到儿童的早期教育方式,我相信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做法比中国人更矛盾了。父母们普遍对自己的孩子呵护备至,尽可能为他们提供舒适安逸的环境,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冻着。以致当武汉育才小学五(四)班推出命名为“感悟亲情”的活动,让64名学生每人时刻携带一个生鸡蛋,并保证一周内鸡蛋不丢失、不破损时,有的人立刻联想到虐待之类的字眼,认为这是对孩子的折磨,是“伪教育”。
笔者却觉得,这其实是一个极富创意的教育方法。它的立足点、针对性和目的性都很明确,那就是通过一定的时间,让孩子以自己的亲身体验,感悟亲情的可贵,体会保护和善待一个生命的不易。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必须动手动脑想方设法完成任务。这既让他们体会了成长的艰难,又培养了爱心,使他们在今后的日子里慢慢学会爱护生命,珍视亲情。如果要说“虐待”,应该是他们面对升学的压力和繁重的功课,连玩耍和休息的时间都被挤占之时。可是,至今在一部分教师和父母的眼里,前者是“虐待”,而后者则是理所当然。中国孩子的成长历程由此可见一斑。
同是“虐待”,日本的教育方式很值得我们思考。在日本的幼儿园里,孩子每天早晨就身着汗衫、短裤,赤着脚,在运动场上进行各项体育活动。由于这样长期锻炼,日本儿童普遍体质较好,即使在冬天,也很少见到有孩子感冒。一年级的小学生,背着黄书包,戴黄帽,雨天打着伞,自己上学和放学,不用父母接送。可见,日本的教育针对性很强,就是培养孩子的自强自立的精神。
再看中国式教育。移居国外的中国父母常常接到教师的批评电话,原因不是因为孩子在校表现差,而是孩子总能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应答如流。国外教师的理由是,父母在家时肯定对孩子进行了额外的强化教育,这必定占去了他们的玩耍时间,而玩耍是孩子的权利,玩耍的权利被剥夺了,是真正的虐待。
看来,我们的确应该重新审视长久以来一直被我们视为天经地义的教育方式了,教育能够影响到人的一生,对孩子的培养也应该是全方位的。如果让孩子们从小多经历一些“风雨”也被认为是“虐待”的话,我倒认为,我们的教育应该多一点这样的“虐待”。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