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8-09-05 09:29:37
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幼儿期作为一个特定的年龄阶段,其心理发展有着不同于其他阶段的年龄特征。这些特征可分为: 言语发展、 认知发展、 情绪发展和个性与社会化发展这四方面。 其中幼儿的言语发展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因为儿童一般都是在5岁左右才基本掌握人类复杂的语言系统,人的语言机能是在5岁左右完成的,此后便处于一个稳定期,不会再有大的发展了。
当今社会关于语言发展的理论,目前一般认为乔姆斯基的语言发展理论是核心。乔姆斯基认为,儿童拥有一套天赋的"语言习得装置",儿童通过这一天赋的语言习得装置,对最初接触的语言资料进行加工,从中生成出一套能够编造新语句的句法、语义和语音规则来。乔姆斯基认为"语言习得装置"实际上是一种天赋的语言器官,这种"心理器官"同人体的其它器官一样是有一个发育过程的。他承认环境和经验在认知发展、包括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作用,环境和经验像"扳机"那样起诱因、促进作用,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天赋的认知结构的活动和成熟。也就是说,认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要从先天的内在结构来寻求答案,环境起了辅助作用。
那么,幼儿如果具备天生的语言能力,在与成人的不断交往过程中,在实践活动日益复杂化的基础上,言语能力就会迅速发展起来。那么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主要接触的成人莫过于老师和家长,其中老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那么作为一个小班教师怎样才能让幼儿的语言能力有所提高呢?我觉得首先要了解幼儿,让幼儿接受你的教育教学方法。一般来说,小班幼儿只有具体的感性思维,把事物当做具体的人来看待,会说话,有人的习惯,甚至完全象人一样顽皮,幼儿的这种思维把具体的人和物等同起来。心理学家称之为"泛灵"心理。"凡是把事物视为有生命和有意向的东西的一种倾向。幼儿能把"死板"的物体生命化,而把心灵世界物质化。"我们可以利用幼儿的这一"泛灵"心理,对幼儿进行拟人化教育。即把非人类的东西加以人格化,赋以他们以人类的思想感情、行动和语言能力。将世界人格化,使幼儿将周围同化,引起幼儿注意和兴趣,以此期待教育结果、达到教育目的一种教育方式。例如,三岁的果果睡觉前听完妈妈讲故事后,想要吃个苹果,妈妈就说:不要吃啦,苹果都睡啦。果果就说:不会的,小苹果可能睡了,大苹果肯定没有睡。因为她觉得大苹果是小苹果的妈妈,妈妈不会睡那么早。所以说,对于词汇的理解,幼儿同成人是不一样的,但他们词汇的发展是一个飞速进步的过程。拟人化教育是比较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的,将抽象的道理说得简单,通俗易懂,复杂的说教变得形象,易于孩子接受和认可,有利于孩子对词汇的理解与认知。拟人化教育开启了小班幼儿的语言智能,为孩子学习母语创设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为幼儿语言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使孩子的语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也为每位小朋友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幼儿语言的发展不仅仅是词汇的发展,还有语法的掌握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小班幼儿的语法水平肯定是不如大班孩子的,这一阶段他们说话往往出现重复,或者只是简单的一个词,不会讲完整的句子,但是到了大班他们就能够很连贯的说出完整的句子以及"因为……所以……"、"如果……那么……"等一些复合句子。为何三年的时间可以让孩子进步如此之快呢,这就需要老师上课时注意引导幼儿,鼓励幼儿回答问题时尽量把话说完整。另外,老师可以多给幼儿将一些有趣的故事,让幼儿在听故事中学习语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口语表达方面,小班幼儿的言语表达具有情境性特点,往往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缺乏条理性、连贯性,言语过程夹杂着丰富的表情和手势,并且主要是对话言语。这就需要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关注每一个孩子,积极鼓励孩子参与到集体活动中,特别是小班幼儿刚入园对环境不熟悉,有可能会产生陌生情绪,不愿与人交流等,这就需要老师去关心他,鼓励他,让孩子积极参与到集体的谈话等活动中。这样随着年龄增长,情境言语的比重逐渐下降,连贯言语的比重逐渐上升。在与教师和伙伴的交往过程中,幼儿会渴望把自己的各种体验、印象等告诉老师或者伙伴和亲人,这也使得幼儿的独白言语得到发展。通过小班到大班的不断地语言训练,幼儿不仅能有声有色的陈述事件,还能用言语来表达感觉,如"我喜欢穿这件衣服。""我不想和你一起玩。"总的来说,小班阶段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幼儿进行语言训练,使幼儿言语的发展越来越成熟,与他人的沟通毫无困难。他们不仅可以描述事物,而且还可以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同时也为进入学校接受正规教育、掌握书面言语奠定了基础。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