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8-09-05 11:10:33
③回文:结合资料得到的信息,你从语句中哪个地方体悟到“众星拱月”般的布局?(朗读后交流,体会两点a.小园多;b.当时景色美。)
④画图:试画简单的圆明园平面图。
⑤解说:再次展示资料,根据自绘的平面图,简单解说圆明园的布局。(小组合作交流,推荐一位解说员,其他小组成员可做补充)
第三自然段:
①轻读,说说自己的感受(指名学生进行自由交流)
②回文:引用文中句子谈谈感受,理解这句话。根据重点词“天南海北、中外风景名胜” 找出相应语句理解。
③展示:交流圆明园的美景图片,美读,体会它的辉煌景观。
④导游:结合图片资料与自己的想象,指导学生小组合作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心仪的一处景点。(描述时不必每一处景点面面俱到,可选择学生熟悉的:如“金碧辉煌的殿堂”“买卖街”“狮子林”等。小组同学之间可互相补充。对于“西洋景观”等可引导学生结合自学资料谈谈。)
⑤回文:结合上述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再回到课文,找出文中评价的语句,读读议议,体会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这句话的含义。
⑥感情朗读第三自然段,把圆明园梦幻般的美读出来。
⑦小练笔:以“圆明园真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作为总起句,结合文章2——4自然段以及课外资料,写一段话。
第四自然段:
①展示相应图片资料,结合自然段中的“上至……下至……”,说说为什么圆明园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主要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回答:a.东西多;b.物品珍贵;c.年代久远。)
②根据资料图片,用简洁易懂的话选择一件做简要介绍,注意介绍时的先后顺序。
(二)《最后一分钟》教学片断:
品读诗歌第三节: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自读诗文第三节,体会情感,谈自己读后感受最深的诗句。
①根据学生交流,出示感情强烈、直抒胸臆的诗句
“百年的痛苦和欢乐,都穿过这一滴眼泪,使大海沸腾。”
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
A、交流学生课前收集的资料,播放自鸦片战争以来那一段屈辱的历史。
B、回文理解:“虎门的硝烟”、“被撕碎的历史教科书,第1991页上……”、“……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长城的脸上,黄皮肤的脸上……”
C、感情诵读,体会百年来香港屈辱岁月给人民带来的沉痛创伤情感。
2、谈谈自己对于这句诗句的理解
①交流资料:
A、香港回归的各地热烈激动场面的有关资料(录象、文字、图片),再次激发情感。
B、让学生理解:多年的屈辱终于挥之而去,那种心情,那份狂喜与激动、那个激情燃烧的场面,“使大海沸腾” 。
②说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3、反复诵读第三节,体验情感的变化。
“高潮——展现”阶段:
结合《回顾·拓展七》和《口语交际·习作七》开展综合性主题展示活动。
设计主题:《过去—-现在---未来》
主要思路:
1、回顾本组开篇的“综合活动”。
2、团队组合:以学生自由组合为原则,分成若干小组
(以4-5人一组为宜,教师适当指导,妥善安排不同程度学生加入)
3、讨论交流:
①讨论并确定展示的板块主题。
(三大板块主题分别为:1、追溯过去;2、立足现在;3、展望未来。
②讨论并确定汇报的形式,如朗诵(读后感、自创诗歌等)、演讲、播放影片解说、手抄报、电子画报、PPT展示解说等等
4、合作创作:根据自己确定的内容和形式,结合本组课文,以及学习课文时搜集的资料,教师指导各组成员合理分工,补充所需材料,进行合作创作。
5、汇报交流,随机穿插师生评议。(学生汇报内容、形式举例)
第一板块“追溯过去”:如《百年香港的沉浮》(PPT图文解说);
《圆明园的控诉》(读后感朗诵);
《哭泣的祖国母亲》(录象解说)等等;
第二板块“立足现在”:如《神舟升空的那一瞬间》(诗歌朗诵);
《神舟背后的故事》(手抄报、介绍);
《申奥成功的喜悦》(PPT图文解说)等等
第三板块“展望未来”:如《我是中国登月第一人》、《二十年后的宁波》(想象作文);
《快乐的祖国母亲》(诗文朗诵)等等
“沉淀——思考”阶段:本组学法回顾、小结。
五、关于主题模块教学的思考:
1、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学习语言的过程应该伴随积极的思维活动。教科书中很多细小的地方,都体现了引导学生思考的设计思路,并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让学生的头脑动起来。所以语文课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更应是注重文本背后情感的开掘、体味和涵咏。通过各种手段体味语言的表达形式,在锤炼语言文字,获得语文能力的同时,自然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爱国情怀,而随机生成的“小练笔”则让学生用领悟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观点,这时的语言已生成为学生心灵的细胞,达到了语言与情感的互动共振。
2、语文是一个异常丰富的信息系统,教材不是唯一的信源,课堂不是唯一的“信道”,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拓宽思路 运用多种途径锤炼语言文字。如本组教学时补充的许多富有震撼力的历史资料,为丰富文本内涵,激发学生情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关注“神舟背后的故事”的时事资料积累,以及“展望未来漫谈”等活动,又时刻注意链接生活,关注现代社会发展,引领学生树立远大志向,畅想美好未来。
3、“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在与文本交流与对话的过程中,必定产生个性化的阅读结果。教师在引导学生感动着文本蕴涵的爱国情、赤子心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多元感悟,注重多元解读,但在后续综合教学活动中又注意价值引领,使学生的感悟内涵与文本的主流价值趋于一致。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