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8-09-07 15:13:32
幼儿心理健康的培养
在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但有相当一部分成人将教育的重点放在对幼儿智力的开发或某项特长、技能的训练上,而忽视了在幼儿健康成长过程中占重要地位的心理健康的培养,以至于有许多幼儿存在一些不良的心理问题。幼儿园作为幼儿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应把幼儿心理健康的培养放在重要的地位。
心理健康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心理健康,主要的目的在于预防心理障碍或行为问题;广义的心理健康,则是以促进人们心理调节;发展更大的心理效能为目标,使人们在环境中健康生活,保持并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更有效的为社会和人类做出贡献。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健康大会曾为心理健康下过这样的定义:“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综合来看,心理健康并不是一种固定的状态,而是一种不断发展的过程。心理健康者也不是对任何事物都愉快的接受,而只是在对待环境和问题的反应上,能更多地表现出积极的适应倾向。
联合国曾经于1959年颁布了“儿童基本权利宣言”《宣言》着重于满足儿童在生活、营养和受教育方面的需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儿童健康,以及认知、情绪和社会性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国际心理学会议认为儿童心理权益有加强之必要,因而于1979年国际儿童年提出了“儿童基本心理权益宣言”,并明确指出,儿童应当享受“个人身份”“心理安全”“从游戏和想象中学习”“免除身体受伤害的恐惧心理”“被鼓励”“培养愉快人际关系”“个人优点不断成长”“恰当决断”“适应教育“”享受专业服务“等十个方面的基本心理权益,以唤起公众对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注意,把维护儿童心理健康和发展提高到了重要的位置。
目前在我国幼儿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心理健康问题:
小儿多动症。
社会行为问题。包括爱发脾气、好打架、争吵、说谎、嫉妒、强欺弱、恶作剧、不能和别的儿童友好相处、有破坏行为、偷窃等。
性格和情绪问题。包括人性、自私、固执、娇气、胆却、易哭泣、懒惰、自卑、过分敏感、过度幻想等。
神经功能障碍。包括排泄机能障碍、语言障碍、睡眠障碍、强迫行为、神经紧张等。
不良习惯。包括吸吮手指、咬指甲、眨眼、挖鼻孔、耸肩、咬衣服、玩弄生殖器等。
学习上的问题。包括注意力不易集中,反应迟钝等。
幼儿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未来需要的是健康、充满自信、乐观进取、有爱心和责任感、有独立思想和创新精神的孩子。只有具备这些优良品质的孩子,才是一个真正心理健康的孩子。他们在以后的道路上才能经受挫折,才有勇气迎接新的挑战,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要培养这样一代高素质的人才,我们必须从幼儿期开始注重心理健康的培养。
那么,如何注重心理健康的培养呢?我们认为必须遵循幼儿教育的规律和原则,为幼儿提供与教育内容相适应,集科学性、适应性、灵活性为一体的宽松环境。从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细微环节入手,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和手段,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一、转变教养观念,尊重幼儿心理权益,把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教育行为上。
理解幼儿、尊重幼儿、解放幼儿是我们转变教养观念的有效措施。我们要将幼儿视为一个独立的整体来对待。在理解和尊重幼儿的前提下,对幼儿的心理发展加以正确的培养和引导。教师应成为维护儿童心理权益的典范,用亲切的微笑驱散幼儿的自卑,用信任的目光消除幼儿的胆却,用慈爱的抚摸鼓励孩子的进步,用赞许的话语肯定孩子的成功。如:对待单亲或性格内向的孩子,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对他们讲话要亲切和蔼,多鼓励,慎批评,让他们敞开心扉,在接受爱的同时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们树立起做人和学习的自信心。在对待固执、任性的幼儿时,则应对其循循善诱,而不是横加干涉,或按教育者的愿望行事,使其产生逆反心理,使教育结果不如人意。
二、拓宽教养思路,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营造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
活动育人是我们根据新的教养思路所采取的教育手段之一。因为幼儿活动的过程,也是个性和品德形成的过程。所以科学的安排幼儿一日生活,精心设计和组织丰富多彩的幼儿活动也很重要。如:在活动室门口设三种不同脸部表情的进园牌,称“表情牌”分别放在三个小桶里,幼儿每天进园要在自己的名字下面放一个表情牌。如果不高兴,就选一沮丧的表情牌,心情一般,就挂一个表情一般的牌子。幼儿心地纯真,不会掩饰自己的内心世界,教师如果发现哪个幼儿连续几天不高兴,就可以与家长一起寻找原因,设法改变幼儿的情绪,让幼儿心情愉快地生活。这个活动一是在于每天都做,十分自然;二是用适合孩子的方式,让孩子把真实的心理状态表达出来;三是对每个幼儿进行心理“调查”及时掌握每个幼儿的情况,通过挂牌引导幼儿释放不良情绪,这对幼儿心理健康是十分有益的。
为给幼儿营造心理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教师应从幼儿上午入园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为他们营造一种温暖、关爱、民主的气氛。这就要求教师努力做到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无条件的爱孩子。只有爱孩子,才能保持亲切感,使幼儿与教师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和合作态度。二是充分接纳和尊重幼儿。教师在与幼儿的接触中,要通过积极的,带有鼓励性的语言,对幼儿注视、微笑、点头、肯定性的手势给予鼓励和认可,使幼儿有一种充分的被重视和被接纳的感觉,使他们感觉到沐浴在温馨和谐的气氛里。从而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到心理健康活动中来。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