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8-09-12 15:34:01
“大型工坊”除了指那些安装有现成的大型户外玩具的运动场地之外,还指幼儿自主合作搭建的面积较大、功能较多的运动场地。这些“工坊”可让幼儿在具有层次性的项目中通过合作促进各自动作、体能和社会性的发展。比如,在综合平衡区,既可锻炼幼儿的钻、爬、跳跃等方面的能力,还可发展灵敏、力量、柔韧等身体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在这些“工坊”中,我们注意投放具有层次性的材料,关注幼儿的年龄差异和个体差异,让幼儿与不同大小、形状、材质、难易等的材料互动,根据各自的需要和能力获得多方面的发展。
“小型工坊”指的是幼儿运用数量较少或体积较小并易于组合的材料自主搭建的“工坊”,适于幼儿个别活动或人数较少的小组合作活动,旨在让幼儿通过个别或小组合作运动促进身体素质的发展。比如,幼儿选择轮胎、竹梯和辅助材料等做了一个多功能的跷跷板来玩,又用这些材料开展了障碍推轮胎等活动,发展了平衡、力量、灵活性等身体素质和合作能力。
3.“普适性工坊”与“挑战性工坊”相结合
为了满足大多数幼儿基本运动能力发展的需要,我们创设了“普适性工坊”。同时,为了满足部分运动能力较强幼儿的较高运动技能发展需要,并让这些幼儿在克服困难中充分发挥运动潜能和智慧,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我们又创设了“挑战性工坊”。
“普适性工坊”指的是种类多样的、运动难度适中的、适合每位幼儿运动的“工坊”。“普适性工坊”虽然难度也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难度都不大,有一定的梯度,旨在让幼儿通过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在难度适中的运动中获得动作和体能的发展。
而“挑战性工坊”,我们设计了有关力量、平衡、攀爬、灵敏、耐力等挑战项目,并注意挑战的难易程度设计,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幼儿及同龄幼儿具有个体差异性的运动需求,以便让幼儿在有挑战难度的运动中获得动作和体能的发展。
4.“固定工坊”与“流动工坊”相结合
现在的幼儿园一般都设有各种大型户外玩具,这些大型玩具既有一定的娱乐功能,也有一定的多样化运动功能,我们借此创设了“固定工坊”。同时,为了增强幼儿的奔跑等能力,更好地运用场地的每一个空间,我们还创设了“流动工坊”。
“固定工坊”需要特定、固定、较大的空间,我们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由中、大型运动器械组成。比如与幼儿园户外环境中的大树或建筑物等组合创设的器械运动区,这些“工坊”的场地、材料、玩法基本固定,能够供幼儿开展个别或多人运动。“固定工坊”中的运动器械一般可供长期使用,因此需定期检查,以确保场地和器械的安全。
“流动工坊”是指可满足幼儿走、跑等活动需要的运动“工坊”,比如搬运物品、骑车开车等“工坊”。这类“工坊”通常设置在操场四周的空地或跑道上,以满足幼儿跑、跳、拉、推等运动需要,让幼儿在相应的运动中获得动作和体能发展。“流动工坊”中投放的器械多为能滚动、推动、拉动、拖动等的器械。为了确保场地和器械的安全,需在运动通道上作好规则标记,如运动的方向箭头、与四周的区分线等,便于幼儿安全运动。
(二)运动游戏工坊
“运动游戏工坊”特指与教学活动相结合的主题游戏、民间体育游戏乃至网络游戏等“工坊”。
1.“主题游戏工坊”:在情境游戏中促进幼儿动作和身体素质的发展。
我们在创设“体锻工坊”时,注重让运动游戏与其他领域的学习与发展相整合。例如,我们尝试让运动游戏与主题教学活动结合,从主题情境、活动材料、活动形式三方面寻找与之契合的点,开展了相应的“情境运动”项目。如,温州市第二幼儿园在开展“我是解放军”主题活动时,把“消防员灭火”的情境、材料、工具自然融人到跑跳区、力量区、匍匐活动区中,让幼儿在主题教学活动中产生运动兴趣,促进动作和身体素质的发展。
2.“民间体育游戏工坊”:在本土特色体育游戏中促进幼儿动作和身体素质的发展。
我们充分挖掘民间体育游戏资源,让幼儿通过民间体育游戏练习走、跑、跳、钻、爬等动作技能,增强身体素质。例如我们将“跳竹竿”“踩高跷”“舞龙舞狮”“划龙舟”“老鹰捉小鸡”等游戏融人运动“工坊”中,既让幼儿体验到了民间体育游戏独特的文化魅力,也对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网络游戏工坊”:在趣味游戏中促进幼儿动作和身体素质的发展。
信息时代,网络游戏深受人们的喜欢。当下,儿童网络游戏资源非常丰富。为此,我们充分挖掘情境性、运动性强,内容健康,与幼儿年龄特征相适应的网络游戏,巧妙地将之运用于“体锻工坊”中。比如,“愤怒的小鸟”“摩尔庄园”“超级跑跑”“炸碉堡”等。同时,我们还选取一些电视媒体上健康的娱乐运动游戏,比如“奔跑吧,兄弟”中的“撕名牌”“袋鼠跳”“螃蟹背西瓜”等,这些游戏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运动兴趣。
(三)微体能工坊和生活工坊
为了满足患有先天性疾病、体弱、当天身体不适等特殊幼儿的适度运动需要,我们创设了运动量较小或者只锻炼身体局部的“微体能工坊”。同时,为了满足幼儿在运动过程中随时自主取水、喝水、增减衣服、擦汗、休息等需要,我们又创设了“生活工坊”。“生活工坊”通常设置在较为安静、独立的区域,“工坊”内投放有经消毒的茶杯、温水、衣架、擦汗巾、箩筐、小座椅等,以方便幼儿休息、调整。
三、开展递进的“游园式”混龄运动,确保运动组织过程的开放性
让幼儿在自由的氛围中创造性地“乐享”运动,有利于提高幼儿的运动兴趣。为此,我们根据幼儿的身体发育特点和运动规律,让幼儿的运动量由小到大逐步递增。我们在组织活动时既倡导开放性,又考虑渐进性。具体程序如下:
第一步,运动准备。各班教师组织幼儿做好运动准备工作(包括准备运动装备、检查身体状况等),交代安全要求(如动作技能本身的安全注意事项,运动过程中的秩序、间距、强度等),安排热身运动等。第二步,各班教师鼓励幼儿自主选择“工坊”创造性地搭建造型,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场地,搬运材料,合作创建运动场地。第三步,调整器械。负责“工坊”的教师与搭建的幼儿一起检查、调整造型,主要关注运动项目的层次性、全面性、安全性。第四步,“游园式”运动。幼儿在自主搭建的基础上自愿结伴,自主创造玩法。第五步,整理器械。同一“工坊”的教师和幼儿一起收纳整理,把运动器械有序摆放到操场四周,由保育员进一步归类存放。第六步,放松运动。幼儿回到各班教师身边,在教师带领下做简单的放松运动。第七步,运动评价。幼儿运动后回活动室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四、建立“责任区”,开展“网状式”管理,教师即时沟通
在户外运动中,教师必须把保护幼儿的安全放在首位。在“体锻工坊”中,为了做好幼儿的安全保护工作,我们架构了各班教师即时沟通的渠道,建立了“责任区”,进行“网状式”管理。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