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8-09-13 15:05:01
在活动室开辟一个小角落来摆放幼儿从家中带来的宠物、玩具。在自选游戏时,幼儿可以随时到这个角区来与小伙伴共同分享自己或他人带来的分享物。
3、借助强化效应幼儿总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因此,不管是物质享受还是情感享受,当他一旦有了分享行为时,我们就应该及时用鼓励、赞许、奖励等方法来强化幼儿的分享行为,幼儿就会愉快、满足,从而加强和维持自己的行为,逐步内化为幼儿自身的意识。
常用的强化手段有两种:口头语言强化和肢体语言强化。口头语言强化是指老师用适当的语言肯定幼儿的分享行为,强化幼儿的愉快体验,从而激发幼儿再次尝试分享的愿望。例如:在日常游戏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班上一位幼儿带来一辆新型玩具车,当别的幼儿想与他玩却遭到一次次拒绝时,别的幼儿就会说:““那我以后不跟你好了。”这时,带玩具者马上感到如果不与别人分享玩具,他就可能失去小伙伴,于是就同意将玩具给小伙伴玩。这时,老师要抓住这一教育时机问他:“和XX一起玩高兴吗?”并进一步强化:“有好东西应该和小朋友一起分享才对,你看因为你把玩具分给小伙伴玩,所以你们在一起才玩得那么高兴,你真了不起!”类似的情景发生后,如果老师都能注意及时强化,幼儿在今后就会自觉产生分享的动机和行为。但老师在评价时要注意语气、语调,强化时要重点针对行为本身而不是针对本人,这样幼儿才能产生积极的分享行为。肢体语言强化是指教师运用自己的动作、表情、眼神、姿态等变化来表达对幼儿分享行为的肯定。如当发现幼儿有分享行为时,老师可采取向幼儿点头、微笑、竖起大拇指或用手轻轻抚拍其肩、头等方式,使幼儿因得到老师的肯定而带来快乐和满足,从而在今后更愿发生类似的行为。这样的做法,不仅能使幼儿得到正确、适当、长效、深刻的行为强化,同时还有助于幼儿学会注意、体会别人的情绪情感,有助于幼儿社会情感认知的培养。
4、建立分享规则。为使幼儿的分享行为能够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建立一定的分享规则是十分必要的。我建立的分享规则主要有两条:第一条是公平分享原则。要做到这一点不太容易,因为幼儿交友更多地由利益来决定,所以在分享时常会出现一些不平等的分享行为。如常听到“XX是我的好朋友,我要把带来的汽车给他玩”“你不是我的好朋友,我不能给你玩”之类的话。这时老师可和幼儿一起讨论:如果别人不给你玩,你是不是很难过?引导幼儿通过情感的换位来感受别人的心理,初步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从而建立起公平分享的规则。第二条是轮流分享。是指在不同的时间内,大家将分享物轮换使用。刚开始实施此规则时,由于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差,会发生一些争执。这时,我们可以教给幼儿学会谁先拿到玩具谁先玩,后来的人可以说:“我也想玩这个玩具,你玩一会儿可以轮给我玩吗?”或鼓励幼儿谦让,渐渐地,幼儿学会了协商,也了解到尊重别人及等待轮换的重要性,学会忍耐的美德。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博士曾指出:我们无法将“忍耐”的美德教给幼儿,但是靠幼儿本身在现实环境中体会却是可能的。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