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8-09-14 14:52:09
以上两个案例,都是通过教师预设的问题,挑起矛盾,从而引发了生动的师幼互动,引起幼儿的思考。老师带领孩子在情感上与作品走向同步,引起共鸣,在情感的交融中体验到作品的内涵。
(二)欲擒故纵——扩大矛盾,形成互动的丰富性
有的绘本逻辑性比较强,需要幼儿根据前后画面的对比观察才能对答案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在绘本《猴妈妈真好》的教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有一天,熊妈妈托儿所里的熊妈妈老师生病了,于是,猴妈妈代替熊妈妈去给小朋友上课。因为是新老师,小动物们不喜欢她,都哭了起来。猴妈妈就想了个办法,戴上了熊妈妈的面具。在阅读过程中,有人认为是猴妈妈,有人认为是熊妈妈。老师抓住幼儿的争执,组织了一场“小小辩论赛”,请大家把各自的理由“晒一晒”。经过激烈的争论,幼儿根据对画面(猴妈妈的脚从裙子里露出来等)细节的观察和对前后画面的联系,最终确定是猴妈妈戴着熊妈妈的面具。
在这个活动中,这位教师无疑是智慧的,她没有把正确的答案一下子告诉幼儿,而是让幼儿在讨论、思辨的过程中自己寻找答案。在这样的绘本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可以采用欲擒故纵的策略,不要马上亮出正确答案,通过扩大矛盾,然后以一连串的问题引出正确的认识,形成互动的丰富性。幼儿在与老师、同伴的互动中思辨探究,从而荡出思维的涟漪,激发智慧的火光。
(三)推波助澜——有效反馈,推动互动的深刻性
一个教师如果能接过每个孩子抛过来的球,并且成功地把球变化一下,再抛给孩子,引发孩子更深的思考、更好的发展,那他无疑是一位有智慧的老师。有效回应幼儿抛过来的球,这是教师教学智慧的重要表现。
1.强化。对于幼儿正确的,富有价值和意义的,能促使达成目标的回答,教师可以强化信息(强化信息不是说听到正确的答案教师就喜形于色,大加表扬,而是采取适宜的方式加以突出和引导)。如,可以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讨论,进一步追问、质疑等:真的是这样吗?为什么这样说呢?你们觉得呢?
2.提升。对于幼儿凌乱的、不完整的回答,教师可归纳、提炼幼儿的经验或富有条理地转述、理清幼儿的思路。
3.引导。如发现幼儿回答中有理解上的错误与思维方式上的局限时,教师要及时纠正和引导,如相同的回答时,老师可引导幼儿扩展思维,丰富经验。教师语言要有支持性和引导性,要对幼儿说不清楚的、凌乱琐碎的、肤浅表面的认识进行梳理或进一步启发引导他们思考,以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比如追问:你的回答我觉得很有意思,你能不能给我们说得清楚一点?或者提供一个讲述思路,比如:“画面上有谁?在哪里?它们说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事?”帮助幼儿完整讲述。
三、教学反思的智慧
杜威最早对反思进行了描述,他认为:“反思是一种对于任何信念或假设性的知识,按其所依据的基础和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主动的、持久的、周密的思考。”反思就是用批判和审视的眼光,多角度地观察、分析、反省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并作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的过程。绘本教学活动中的反思智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我学习反思
叶澜教授曾说:“一个老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老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教师反思对专业成长的作用有多大。
绘本教学中教师自我反思的内容可以涉及到各个方面,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如随笔反思、阅读反思、故事反思、影像反思等,可以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不同的时间段进行反思。
(二)集体互助反思
绘本教学可以通过集体备课以及研讨活动进行集体反思,大家可以通过集体的交流、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增强反思的有效性。比如可以通过集体备课,大家一起针对绘本进行分析、制定目标、设计流程、完善活动方案。可以开展有关绘本教学的研讨活动,让教师带着问题观摩活动,针对问题进行研讨,尊重教师主动参与平等对话的权利,有效发挥评课的导向功能和引领作用。另外,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拓展反思空间。这种集体互助式反思改变了个人反思的单一和局限,为教师们思维碰撞、智慧共享提供了平台。
教师对教学智慧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智慧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体悟,不断地自我完善与自我超越。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