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8-09-17 10:19:01
三、体验与创作
幼儿说说自己鞋子的花纹是什么样的。
师:你的鞋宝宝想跳舞吗?来,跟着我的鞋宝宝一起跳吧!
教师创设打电话的情境,幼儿用鞋底踩不同的颜色来印画。
师:喂,你们是蓝色和黄色呀!什么?你们也想来和鞋宝宝们跳舞?为鞋宝宝选你喜欢的颜色来参加舞会吧!
四、展示
师:我们来欣赏一下我们的鞋宝宝,哪边的鞋宝宝多?这么多的鞋宝宝聚在一起在干什么呢?你还能找到你的鞋宝宝吗?你们看,有的被挡住了,里面还躲着另一个颜色的鞋宝宝呢,你找到了吗?
展示作品,与幼儿一起给作品取名,和鞋宝宝合个影。
很明显,这次活动我不只是以游戏的形式来开展的,而是更加关注幼儿的体验,顾及幼儿在活动中的感受,引导幼儿用鞋底进行创作,发现鞋印画花纹的美。这次活动从教案上看有层次,循序渐进。但其实活动开展的效果并不好,幼儿不能融人活动中,一直到最后情绪都没有被调动起来,幼儿在创作时出现到处乱走、不听我的要求的现象。
游戏的形式成为调动幼儿积极性的工具,但活动的重点仍然放在认知上,目标定位于掌握知识和技能,至于情感、想象、理解、领悟等的发展仍然被忽略了,活动中我一再启发幼儿说出鞋底的纹样和差别,而不是引导他们享受创作的过程。此次游戏教学带有明显的教育性,活动中决定和控制游戏进程的还是教师,没有发挥幼儿的自主意识与能力,所以他们很难进入情境主动去创作。看似体验性很强的活动,实质上是教师高控下的游戏,剥夺了幼儿的自主创造,也不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比如在观察、比较颜色深浅时,我说:“鞋宝宝们的衣服颜色一样吗?哪边的宝宝红一些?哪边的宝宝不怎么红?红一点的我们说它颜色深,不怎么红的我们说它颜色浅。”其实,我应该分别投放深浅不同的红色,让幼儿用不同的红色去创作,在自身的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中去感知颜色的深浅并获取经验,而不是完全靠教师的总结与说教。
因此,虽然本次活动有了游戏的形式,但是游戏却被认知、控制、灌输所侵占,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力,成为被动的、封闭的、虚假的游戏。所以,虽然我注重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体验,但却没有收获良好的效果。当然,游戏化一直存在“自由与控制”的矛盾,幼儿园的游戏活动应既保持游戏的性质又具有教育的价值,教师对游戏材料的投放,对活动的把控和引导,对自由、体验、创造、愉悦的氛围的营造等都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游戏体验,也反映出教师对游戏精神的理解。
第三层:从在游戏中体验到让幼儿自由、自主地创造
近年来,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游戏精神被大力推行,幼儿教育的春天也随之来临。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对待教学活动的观念也随之改变,对日常的每一节活动都能认真地去思辨它的游戏精神。在活动实施之前,我会想一想这个活动怎样能让幼儿自由一点、自主性更高一点、给幼儿的愉悦更多一点。近期,我执教了小班美术活动《去拜年》,活动过程如下。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