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8-09-19 11:09:30
教师在主题生成活动中的角色研究
生成活动来源于幼儿的兴趣,在一个主题产生后,教师必须以幼儿的视角预设出多种发展思路,提出多种设计方案,并依据教育目标制订出生成活动中的最佳指导策略。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教师对主题生成活动进行了反思,并将师幼互动在主题生成活动中的作用归纳为“引发——发展——延伸——升华”。创设宽松的环境、激发幼儿主动探索遇到的问题,以此作为发生主题的生长点。教师给足幼儿自由的时间与空间,提供丰富的材料,顺应幼儿的探索活动,建构了师幼互动。在师生共同生成主题时,教师可运用观察和开放性问题的策略,以玩伴的身份参与活动,借助开放性的问题与幼儿进行有效的互动,充分发挥教师的角色作用。
一、善于观察幼儿的兴趣,鼓励幼儿的生成活动
幼儿的世界是一个充满可能性的世界,作为孩子的大朋友、大伙伴的教师就必须在幼儿的活动过程中,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解读孩子的所思所想所为,走进孩子的心灵,知道孩子的“一百种语言”,然后才能欣赏孩子,成为他们成长的有力支持者。
(一)欣赏幼儿的生成活动
欣赏的眼光可以使我们尽可能用孩子的眼光看待世界,用孩子的心灵感知世界,用孩子的语言表达世界。当孩子缺乏自信时,教师要鼓励他的点滴进步,帮助他树立信心。对于不同的孩子,需要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去挖掘、去关注他们身上的微小的闪光点,用自己的言行去帮助他、鼓励他、支持他,哪怕是很简单的一句话“你行,老师相信你”在孩子幼小的心里都会产生一股巨大的力量,他们在这巨大力量的鼓舞下会有明显的转变。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成长都只有一次,对于那些内向孤僻的孩子,更需要我们付出极大的耐心,要坚持不懈地关注他们,理解他们,帮助他们,总有一天他们一定会打开心灵的门窗,欢迎我们走人他们的世界。
(二)支持、鼓励幼儿的生成活动
教师的支持和鼓励是教育最核心的成分,也是幼儿发展的最重要条件之一。幼儿生成的东西具有不确定、不稳定性,往往会随意地流失,因此对幼儿具有发展意义的生成活动应予以支持和鼓励,教师要依据幼儿在生成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产生的问题和困惑,及时地做出有效的回应,让孩子觉得自己应该毫无顾忌地提出自己的问题,这样对于培养幼儿善于质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有一定的帮助。面对幼儿生成的奇特问题时,教师会惊叹孩子们观察的仔细和思维的独特,但是可以不直接把答案告诉孩子,而是鼓励孩子自己去寻找资料,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究,找到答案。正如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所说,儿童的一切教育都必须遵循一个原则,即帮助孩子
身心自然地发展。
当幼儿的学习内容来源于他们的兴趣时,幼儿的求知欲才能得以激发,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才能获得快乐和满足,而老师不能一味地按计划执行,而是应及时捕捉孩子的兴趣点,真正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真正的师幼互动需要教师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创造宽松的教育环境,用心去关注师幼互动,从而促进幼儿主动和谐的发展。
二、师幼互动在主题生成活动中的作用
创设宽松的环境、激发幼儿主动探索。建立良好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是产生师幼互动所需的基本前提,也是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关键。幼儿不断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这种主动的学习,证明了他们是有能力的,有强烈的欲望,好奇、怀疑、探索、发现,渴望与人们交流和产生关联,这便体现了主体的建构。
把幼儿关注的问题作为生成主题的生长点。能否对对方的行为给予关注是师幼互动得以进行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幼儿产生被支持感和信赖感的基本条件。任何行为如果得不到对方的关注,则其发挥作用的可能和余地都不会太大。因此,师生双方特别是教师在互动中始终对对方及其行为给予足够的关注是非常重要的。
实践中得知,宽松的环境激发了幼儿的探索兴趣,从而产生师幼互动,所以在互动中教师应积极关注幼儿,抓住问题引发主题生成。
自发交流,鼓励幼儿介绍“我的新方法”。为幼儿创设开放式的教学环境立足于日常教育,让幼儿在环境中主动联想、积极创造,与同伴共享成功的快乐。在活动中,当幼儿陷入困境时,如果老师不闻不问,幼儿的创意可能就此消失,所以需要教师细致观察,分析把握幼儿的游戏动向,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提供适合幼儿游戏的材料,排除阻碍游戏发展的干扰因素,提高幼儿游戏的兴趣,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了让孩子敢想、敢于大胆表现,教师应鼓励孩子提问题,引导幼儿勤于思考,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也能认真地去了解别人。教师应给足幼儿自由的时间与空间,提供丰富的材料,顺应幼儿的探索活动,建构师幼互动,以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使幼儿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引导幼儿产生兴趣。幼儿的活动常常受到无意注意和表象性思维等特点的左右,对事物的探索往往缺乏深度。所以,在幼儿活动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观察思考,找到恰当的机会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用巧妙的方法引导幼儿。在师生共同生成主题时,教师可运用观察和开放性问题的策略,以玩伴的身份参与活动,借助开放性的问题与幼儿有效地互动。要理解他们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帮助他们发现新的问题,持续不断地探索下去。
适宜的帮助。在生成活动中由于幼儿缺乏经验,对事物的认识有限,又常常无法对事物进行深入的研究,这就需要教师助幼儿一臂之力,即在适当的时候进行点拨,借助当时的情景、材料,直接地提出主题,把幼儿的学习兴趣推向深入。
在活动中,教师生成的主题之所以被幼儿接纳,关键在于教师捕捉了随机教育的契机,并能把教师的主题变为幼儿感兴趣的问题,从而把幼儿的探索兴趣引向教师要求的方向。
三、师幼互动,使主题生成活动延伸
有效参与、积极引导。教师有效参与、积极引导是建构师幼互动的关键所在。“支架学习”理论提倡:幼儿主体性的建构和发展需要教师的帮助。幼儿是以自身主动的学习来积极地建构自己这一建筑物,而教师的教则是建筑物不可缺少的“支架”。正是在教师这一支架的支持下,幼儿逐渐发展并逐步独立,其主体的建构和发展才成为现实和可能。
开放性提问是主题延伸的支架。探索活动允许幼儿自由参与、自由发挥,开放性提问能为幼儿自我表现提供丰富而广阔的天地,教师可以借助开放性问题与幼儿产生有效互动,同时,也为活动延伸建构了支架。由于幼儿自身的建构,才使他们的学习由记忆到理解而产生意义,由无意识到有意识,由探索到发现,不断地提升认知结构从而获得发展。正如建构主义者提出的,“学习是需要意志的、有意图的、积极的、自觉的建构的实践。”
重视幼儿交往。与人合作、团队精神是在现代社会生存的重要方式。友好、互助、合作、谦让等交往品质往往容易被同伴和集体接纳。所以,在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体会到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这样可以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激发幼儿再次学习的愿望,帮助幼儿形成健康的个性,从而在隋感交流中将主题升华。
总之,在主题生成活动中,教师的角色是多样的,变化的,教师是幼儿全面发展的朋友和伙伴,既要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尽情地展现自己,又要与幼儿平等对话,真诚交流,更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变化和需要。教师要灵活地扮演不同角色,选用最佳的指导策略,使生成活动不断走向深入,生成活动愈来愈适应幼儿的需求,生成的课程更生动、有变化而更具意义,从而体现幼儿的主动性,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在生成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的角色更是尤为重要,它不仅能将活动引发出来,而且能将活动发展延伸,使主题得到升华。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