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8-09-20 13:13:20
2.两种操作形式的联系
首先,表现在操作主体上。无论是探索性操作和验证性操作,操作的主体都是幼儿,都是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感知数学经验。虽然,在验证性的操作活动中,幼儿主体性的发挥程度不如在探索性的操作活动中强,但比起那些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显然要进步得多。其次,表现在操作本质上。两种操作都是幼儿学习数学的手段而非目的。幼儿学习数学的核心价值是促进思维的发展,因此,不能为操作而操作,而应为思维而操作。两种操作形式的使用都应重视幼儿思维的发展。在操作中引导幼儿积极地思维,在思维的引领下进行操作。再次,表现在操作环境上。两种操作形式都要求教师为幼儿的操作活动创设适宜的环境,以确保幼儿操作活动的顺利开展。最后,表现在教师的作用上。教师在两种操作形式中均应作为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出现,不能因操作形式的不同而降低教师的主导地位。
四、辨证对待两种操作形式
探索性操作和验证性操作是幼儿数学教学的两种操作形式,是达到幼儿数学教学目标的两种手段。正确使用这两种操作形式的前提是树立辨证的观点,关键是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灵活使用。
1.两种操作形式都有其适应的内容
存在就有理由,存在就有价值。正如本文观点一所介绍的,验证性操作和探索性操作都有其适用的内容,也就是说,两种操作形式都有其生存的土壤,有其存在的价值。因此,不应以探索性操作代替验证性操作。虽然从发挥幼儿主体性的价值层面看,探索性操作优于验证性操作,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验证性操作的存在价值,尤其在促进幼儿掌握数学技能等方面,其作用是探索性操作所无法代替的。例如,小班学习“比较两组物体”的教学,如果教师一开始就放手让幼儿去探索一一比较的方法,是很难获得成功的。它更需要教师先进行示范性的操作演示,然后再让幼儿进行验证性的操作去巩固比较的技能。这样的做法更适合于小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当时所学习的内容,也更能获得操作的成功。
2.两种操作形式是相互为用的
对于探索性操作和验证性操作的划分不是绝对的,两种操作形式存在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况,不能绝然分开。例如,在采用探索性的操作形式前,考虑到幼儿可能对某一操作技能有困难,而这一操作技能又会影响整个探索性操作活动,此时教师往往会进行一定程度的示范性操作,然后再让幼儿亲自进行操作。这时的操作既有探索性操作的成份,又有验证性操作的特征。同样的,在很多验证性操作活动中也存在着探索的成份。虽然幼儿是在重复老师的操作方法和程序,但这种重复不是“依样画葫芦”的,也允许幼儿加入自己的想法,应允许幼儿有自己的创新。
同时,随着教学进程的需要和发展,这两种操作形式存在着相互转化的需要。在实际的幼儿数学教学过程中,两种操作形式应相互为用,互相配合,取长补短。通常情况下,在采用探索性操作形式后,为了弥补因幼儿能力不足所带来的操作欠缺,教师往往要采用验证性的操作,以进一步让幼儿较全面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经验。在采用验证性操作形式后,为了使幼儿所获得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得到应用,教师也往往会创设一定的情景,应用探索性操作形式,让幼儿探索如何应用数学知识和技能去解决情景中的问题。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