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8-09-20 13:36:12
5.运算
运算能力是幼儿数学能力中最基本的能力之一。事实上,幼儿很早就开始接触运算,并表现出对一个集合的量的增加和减少的理解。他们知道更多的物体可以加到一组物体中去创造一个更大的集合,也知道能从一组物体中减掉一些,变成更小的集合。他们会使用具体的物体,如玩具、糖果、饼干等进行简单的运算,表达总数或者差异。
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创造机会将数学运算语言融入幼儿每天的学习与游戏中。教师要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特点运用适宜的数学语言。如,对于四五岁的幼儿,教师可以给幼儿一些在小数量范围内,并且加、减数均不超过1的简单的应用题。如,树上有3只鸟,又飞来了1只,现在树上一共有几只鸟?其目的是考察幼儿运用表象进行加减运算的能力。5岁以后,多数幼儿可以运用表象进行加减运算,加、减数也不限于1了。教师可以提出一些这样的问题:“请你种8颗种子。如果第一次种了5颗,第二次要种几颗才能完成任务呢?”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教师也可以鼓励幼儿利用符号进行抽象逻辑运算。
6.排序
根据尺寸给事物排序,或者根据时间给事件排序对幼儿来说都是一项很复杂的任务。幼儿很喜欢按照尺寸比较物体。如,四岁的幼儿就能根据鞋子的长度给鞋子排序,他们还能将一样尺寸的鞋子放在一起。
幼儿在排序时,教师应该给他们提供运用数学语言的机会。如,当幼儿按尺寸为鞋子排序时,教师可以问:“你为什么把这只鞋子放在这里呢?”“如果我把鞋子挪到这里会怎么样?”“这里还有一只鞋,应该摆哪里呢?”这样的问题可以促使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他们思维的过程。此外,使用序数词也是幼儿获得顺序概念的有效方式。如,“小明你第一个上来给我们讲故事。华华第二个。”将序数词与幼儿自身以及所做的事情进行联系,幼儿对排序会有更深的了解。
7.模式
幼儿每天都生活在各种模式中,他们的一日生活就是一种模式,醒来、穿衣、刷牙、吃饭、拿书包、去学校……幼儿身边的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模式。
教师应该提供让幼儿重复、延续以及创造各种模式的机会。“看,蜜蜂身体上的花纹有什么秘密?是黑色的、黄色的条纹!蜜蜂身上的花纹是有规律的。你们知道还有其他什么动物身体上的花纹也有规律吗?”“我们利用娃娃家里的玩具创造一个规律吧。我们先做什么?接下来呢……哇,让我们一起看一下:盘子、杯子、勺子、盘子、杯子、勺子。接下来应该摆什么呢?”教师还可以在剪纸、贴画、手工等各种活动中鼓励幼儿创造视觉上的模式。鼓励幼儿通过拍手、唱歌、敲击等方式创造声音的模式。如,拍手“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模式的训练能有效促进幼儿发现身边事物的规律,他们能在更高级的学习中使用这种技能。
8.图示化
用图表示信息对幼儿来说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我们可以利用图表给物体分类,进而对不同类的物体进行统计、比较。特别是柱状图。能很好地表征数据。如,教师可以利用柱状图显示幼儿最喜欢的颜色:“这些是小朋友喜欢的颜色,让我们数一数。有6个红色,1个紫色,5个黑色,7个蓝色。哪一栏的投票最高?我们最不喜欢的颜色是哪种?”
9.分析数据
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进行数据统计和整理。如,先让幼儿搜集交通工具的图片(校车、小轿车、卡车和自行车)。然后,让幼儿组成小组出去散步,每看到一种交通工具,小组中的一名幼儿就将相应的图片放到另一个包里。幼儿回来后,将这些图片平行放置,建构一张柱状图。这张图表直观地呈现了幼儿在散步的过程中看到的每一种交通工具的数量及数量的对比。教师根据图表,引导幼儿分析其中各部分数据所代表的含义。如,“我们一共看到几辆车?其中,多少辆自行车?多少辆小汽车?”幼儿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收集数据、表征数据、分析数据,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技能,也是幼儿比较缺乏的技能。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