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8-09-21 10:31:47
在组织幼儿欣赏名画作品的过程中,我用通俗易于理解、简明扼要的语言介绍作品的艺术价值,详细说明其采用的艺术手法,引导幼儿结合个体的色彩知识,从不同角度发现作品的美。首先,我会选择色彩鲜艳明快、与生活较为接近、易懂的名画作品供幼儿欣赏,帮助他们理解漂亮鲜艳的颜色需要用灰暗的颜色来衬托,通过比较才能映衬出美丽的色彩效果。然后,我进一步引导幼儿对作品进行讨论:这幅画的主色是什么?是用什么颜色衬托的?看到画中的颜色你心里有什么感受?以此来丰富幼儿的色彩语言,提高他们主动运用色彩的意愿。如在欣赏莫奈的名画《睡莲》前,我让幼儿闭上眼睛,跟着提示想象:夏天的傍晚,站在池塘边的小桥上,想象着闻到了什么,堤上的垂柳被风吹的样子,池塘中的莲花长得怎么样……紧接着,我向幼儿介绍了名画《睡莲》的用色手法及其蕴涵的色彩知识,并提供材料让幼儿结合自己的感受与理解进行模仿,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丰富色彩语言。
四、给予幼儿新奇、生动的绘画体验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刺激。”美术活动中单一工具材料的使用,容易使幼儿产生偏爱,并使他们的创造活动趋向单调。而各种新奇、独特的作画工具和方法,不仅能吸引幼儿,还能让幼儿在积极探索的过程中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实践中,我为幼儿准备了丰富多样的作画工具和材料,供幼儿自由选择。如在美术活动“可爱的小鱼”中,我提供了棉签、毛笔、蔬菜印章、各种颜色的水彩笔和颜料等作画工具,然后提出问题:“小鱼是什么样的?它想去伙伴家做客,你觉得它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比较合适?”以此引导幼儿大胆想象,自由创作。丰富多样的工具激发了幼儿的创作兴趣,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给小鱼“穿”上了漂亮的衣服。有的用棉签点画的方法装饰衣服,有的用油画棒画出衣服,有的用蔬菜印章印出衣服,有的用毛笔涂出衣服……在色彩的运用上,幼儿也突显了个性。有的采用单一色,有的采用混合色,还有的尝试运用渐变色等。上述体验改变了传统的纸笔作画方式,更能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绘画体验中发挥创造性,在实践中提升色彩运用能力。
五、引导幼儿评价作品,分享用色经验
幼儿自评和互评是美术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幼儿参与美术作品评价可以增强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分享用色经验,提高幼儿对色彩的敏感度。
在评价作品时,我着重引导幼儿围绕色彩运用进行介绍和评价,使其乐于介绍自己作品中的用色技巧,并能针对他人作品中的色彩运用情况发表看法。每次美术活动结束后,我都会把幼儿的作品展示出来。我先让幼儿介绍自己作品的特点,再让幼儿互相评价、发表见解,最后我再进行集中讲评。如在美术活动“吹画水草”结束后,我先请幼儿介绍自己的用色经验,再引导他们对同伴的作品进行评价,并从中选出最棒的作品。有的幼儿说:“在绿色颜料中加水,颜色就会变浅,加一些黄色颜料,就变成了浅绿色,再加一些蓝色颜料,就变成了深绿色。”还有的幼儿发现:蓝色与黄色相遇,会变成绿色的水草;红色与白色相遇,就变成了粉色的水草等。在分享创作经验的基础上,幼儿发现了每幅画的优点,并选出了他们认为用色最有创意的作品。分享过程再次激发了幼儿对色彩运用进一步探索的乐趣。
在培养幼儿色彩运用能力的尝试和探索中,我发现幼儿对色彩的兴趣有了明显的提升。在活动中,幼儿能够感知微妙的色彩变化,掌握颜色的渐变和过渡,并且改变了以往单一的作画模式,利用多种材料、多种方法大胆表现色彩,富有美感。然而,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幼儿的色彩运用能力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家庭教育存在不一致性;评价的方式太过单一等。这些问题将是今后研究中的突破点。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