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8-09-22 09:45:34
能和幼儿对话的环境创设
每当看到又一批小班幼儿入园,看到他们稚嫩可爱的小脸,就不由心生疼爱之情。离开家人呵护的宝贝,我们要给他们更多的爱。首先要做的,就是给他们营造一个更像家的环境,让他们尽快喜欢幼儿园生活,并通过与环境的互动获得更多的发展。为此我们认真观察、分析孩子的需要和兴趣,及时调整环境创设,努力实践我园的自然化教育理念。
“像家又像儿童乐园”——打破活动区角界限
为了迎接小班幼儿入园,每次我们都会精心创设不同的活动区域,每个区域都用玩具柜分割开,并提供不同的材料,布置不同的墙饰。但是以往的经验也告诉我,小班幼儿注意力时间短,一会儿玩这个,一会儿动那个,刚刚还在阅读区地垫上看书的孩子,一转眼可能就爬到旁边的益智区去了。他们的注意力在玩具上,并不在乎这是哪个区域活动,也不在乎地上有没有地垫,自己有没有穿鞋。
考虑到孩子的特点和需要,我们决定把玩具柜去掉,打通各个区域,并且在所有的区域都铺上垫子,方便爱爬的孩子自由行动。没有了原来区域的限制,孩子们更自由,也更快乐了,他们给娃娃喂完饭就来到感知区玩玩各种小豆子,一会又爬到小帐篷里去抱抱小猫咪……
打通了区域的限制,各区角的材料和环境更融合,功能也更多元。比如,在娃娃家也可以画画、看书,感知区也可以坐在帐篷里听故事。其实孩子们的创造性非常强,很多我们提供的玩具材料他们会有自己新的玩法,这种无区域限制的游戏,更适合激发孩子自由游戏,而非照着老师的方法游戏。
活动区域的相互呼应,给幼儿营造了一个既像家又像儿童乐园的环境,幼儿在这个乐园中快乐地探索着。老师不用纠结于孩子换区干预不干预,而孩子们在这个儿童乐园中已经学习了很多本领。
“妈妈在家做什么呢”——根据幼儿的经验调整材料和活动
娃娃家因为和幼儿的家庭生活最贴近,通常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区角。开学初我们按照以往的经验,在娃娃家提供了锅碗瓢盆和精心制作的蔬菜、水果、饺子皮等。孩子们果然很喜欢,他们高兴地做饭,炒菜。但是这些操作材料并没有吸引幼儿多长时间,很快他们就不玩了。我很诧异:“孩子们不是最喜欢做饭吗?这是为什么呢?”
于是我坐下来问他们:“你们的妈妈在家都做什么呢?”虽然也有孩子说“妈妈做饭,陪我玩”,但他们印象中的妈妈做得最多的是:“洗衣服,晾衣服,叠衣服。”仔细分析,这大概是因为洗衣服等活动更适合亲子一起做。
结合孩子的生活经验,我们在娃娃家投放了许多小宝宝穿的衣服、裤子、袜子、洗衣机、晾衣架、内衣分类盒等等。为了锻炼孩子的手部小肌肉发展,我们以前会在益智区投放一些夹子,让孩子玩“螃蟹夹脚丫”,现在我们直接把这些小夹子投放在娃娃家,孩子们“洗完衣服”就会用夹子把衣服夹在衣架上“晾干”。
经过这么调整,孩子们更爱去娃娃家了,还经常玩出许多意想不到的游戏,比如用抹布擦桌子,用玩具筐洗菜控水……我们随时观察着孩子对生活的模仿,随时调整丰富相应的材料,以此支持孩子对生活的探索和学习。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