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8-09-22 09:59:10
那么,现在幼儿园通常的做法中存在什么问题呢?
譬如,在大多数幼儿园的家园联系栏中,教师通常会开设诸如“家园直通车”“家园立交桥”之类的版块。从这些版块的名称就可以发现教师常常忽略幼儿在班级生活中的主体地位。而在南师大汉口园,教师则将类似的版块命名为“Daddy,Mummy,看这里”或“爸爸看,妈妈瞧”。尽管版块功能相似,但立场与视角发生了变化,体现了对幼儿存在感的尊重和支持。
又譬如,有的幼儿园在展示幼儿的绘画作品时,仅仅将它们挂在墙上或置于透明文件袋中,很少引导幼儿欣赏他人的作品或完善自己的作品,这就使得展示作品成了一种摆设。而在南师大龙江园,教师不仅用自制的画框装饰幼儿的作品,还要求幼儿利用便利贴与自己及他人的作品进行互动,可以在便利贴上用画表达自己的感想,也可以请教师记录自己的讲述,并把它们粘贴在作品旁边。这种展示作品的方式会使幼儿更加珍惜自己的作品,更加尊重他人的创作,获得一种积极的自我认同感。
再譬如,有的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标牌设计也有问题。大多数幼儿园“理发店”游戏的标牌都以成人形象、成人发型秀为主旋律,很少考虑到幼儿作为游戏主人的感受。有的幼儿园甚至将“小医院”的标牌设计成“白大褂”与“针筒”图案的组合。试想,幼儿对医院最感到恐惧的记忆不就是“白大褂”与“针筒”吗?悬挂这样的标牌会给幼儿一种什么样的情绪暗示呢?可以说,区域活动标牌设计中的“目无儿童”现象相当普遍,而这其实便是对幼儿的不尊重。
三、环境是否支持幼儿的专注投入
幼儿专注投入的态度是不可能伪装出来的。要支持幼儿专注投入,意味着环境对幼儿要有持久的吸引力。如何才能做到呢?
首先,能够支持幼儿专注投入的环境一定是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这就要求教师关注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特点,了解幼儿现实的发展水平与可能的发展水平,提供与之相适应的环境。如,南师大学仕风华园的教师在创设“堆宝塔”区域游戏环境时,为托班、小班提供的游戏材料是大的饮料瓶或纸杯,为中大班提供的游戏材料则调整为小型积木,以符合幼儿的发展需要。
其次,支持幼儿专注投入需要一个相对有秩序的环境,环境中的无关刺激不能过多。例如,班级环境的色彩不能太乱、太杂、太碎,幼儿年龄越小,班级环境越要采用大块的、高明度的色彩。而且,鉴于幼儿“部分知觉的发展远远超过整体知觉的发展”的心理特点,墙面布置应以整体式设计为主,切忌条块分割式的设计,以免增加幼儿的认知负担,使之无法持续集中注意力。
再次,幼儿的专注投入还要有不断的适度刺激来支持。适度动态变化的环境可使幼儿的兴奋与兴趣保持在一个中度的水平上。因此,材料的更新、功能的变换、规则的调整、关系的变化是重要的前提。例如,南师大高新园的教师设计了“瓶(罐)宝宝吃面条”的游戏环境。教师发现幼儿对空薯片罐和空饮料瓶爱不释手,就和幼儿讨论:“薯片吃光了,饮料也喝完了,这些宝宝肚子空空的,怎么办?”有幼儿提出:“我们可以给它吃面条。”于是,教师动员家长一起改造薯片罐和饮料瓶,有的在瓶盖上挖了方形、圆形、三角形的孔,有的将瓶盖刻成一格一格的。教师说:“宝宝饿了,要吃面条了,我们把面条(布条)一根一根从瓶口喂给宝宝吃,直到它吃饱为止。”“天气冷了,我们给宝宝穿上衣服吧!用布条把瓶(罐)子一圈挨着一圈绕起来,这样宝宝就很暖和了。”在游戏过程中,教师不断引导幼儿变换材料、创新规则:或独自给宝宝吃面条.或几个人一组一起给超大宝宝吃面条,或给宝宝吃宽面条,或给宝宝吃细面条……通过不断变换,幼儿的游戏兴趣得以维持,探索欲望不断增强。
最后,要使幼儿专注投入就要精心设计游戏环境,小步提高操作难度,给幼儿一个阶梯,使其既不因操作难度太低、重复性太强而丧失兴趣,也不因操作过于复杂而轻言放弃.保障每个不同水平的幼儿都能找到可操作的材料。例如,南师大高新园大班幼儿的“翻麻将”游戏,游戏规则是:幼儿抛起沙包,趁沙包在空中的时间里迅速操作麻将牌(翻、拍、移动、叠高等),然后接住沙包。可以是单人游戏,也可以是多人竞赛。为了激励幼儿不断挑战自我,教师将游戏分为六个层级,对应六种不同的操作方式,分别为“翻麻将”“拍拍乐”“麻将搬家”“麻将向前冲”“麻将住高楼”“麻将争霸赛”。同一种操作方式也可以设置不同的难度层级。通过不断晋级,幼儿可以不断超越自我。
四、环境是否支持幼儿的自主探究
能否支持幼儿自主探究是判定班级环境是否真正“以儿童为中心”的核心标准。不管是认知上的好奇好问、情绪上的积极正向,还是态度上的专注投入,最终都要集中反映在幼儿行为方式的改变上。我们认为支持幼儿自主探究的环境应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