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8-09-23 09:54:02
防拐教育为何总是事倍功半
知识的复杂性与学习的情境性
从认知与学习的角度分析,防拐教育的事倍功半,源自知识的复杂性和学习的情境性。
防拐教育中所涉及的认知内容多而杂,仅幼儿对风险的判断这一点,就包括且不限于以下内容:1.对不同空间所存在的风险类型的认识;2.对“陌生人”与“熟人”可能带来的不同风险类型的判断;3.对“权威他人”的识别;4.对是“礼物”还是“诱惑”的判断。这里所列举的还只是案例中的情景所涉及的相关问题,而幼儿对风险的认识与判断,也只是防拐教育的第一步,接下来他们还要学习应对不同的情况。防拐教育中需要幼儿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并非可以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来的概括性知识,幼儿也无法将其自然迁移到各种具体情境中。“防拐”的情境是具体而干变万化的,幼儿通过几次简单的关于概念和规则的学习无法适应这种变化。通过一两次主题活动、几次情境表演,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师感到“事倍功半”。
斯皮罗(R.J.spiro)根据知识的复杂性,将知识划分为结构良好领域的知识和结构不良领域的知识。如,在安全教育中,遵守交通规则的知识就属于前者,这类知识概念明确、规则清晰、结构良好,幼儿通过在家和在园的学习以及日常实践,能够较好地掌握;而防拐教育中所涉及的知识则属于结构不良领域的知识,它具有概念的复杂性和实例的不规则性。例如:关于“安全场所”,对幼儿来说幼儿园是安全的吗?一般来说是的。但幼儿园中的陌生人也可能会欺骗幼儿,那它还是安全的吗?教师是幼儿可以高度信任的“权威他人”,但某些时候不熟悉的教师会来代班,幼儿应当把他视为陌生人加以防范吗?又如:关于“礼物”,陌生人的礼物不能拿,那熟人的呢?一个不熟悉的哥哥或姐姐给的礼物呢?幼儿园中也会有实习老师和“客人老师”,他们算陌生人吗?他们给的礼物可以要吗?
斯皮罗提出,结构良好领域知识的学习主要是初级学习,而结构不良领域知识的学习则主要是高级学习。防拐教育中的学习,毫无疑问属于高级学习,即幼儿不可能将知识简单地提取出来去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几次教学传递一些简单而基础的安全知识,只能让幼儿具有一些防拐的基本概念。而关于幼儿对不同情境中风险的认知及其应对策略的学习,教师应当把握“随机通达”的教学原则,即根据具体情境,以幼儿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对于同一内容,要引导幼儿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中,从不同角度进行交叉反复的学习,以避免防拐教育过于简单化;要更多进行基于情境、案例、问题解决的学习。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防拐教育的学习材料应当是系统的、相互联系而有层次的知识整体,而非孤立、分割的知识点。
防拐的关键在于严密保护
3~6岁儿童认知能力不足,难以在行动之外进行过多的思考,易受玩具、食物等的诱惑。因此,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除了反复进行各种不同类型的、结合多种感官的防拐教育活动,尽力提升其防拐意识外,主要的防拐措施还是在于家庭和幼儿园双方的严密保护。尤其是家长,要有强烈的安全责任意识,并有实际的保护行为。
1.不让幼儿落单。在德国,法律法规规定了不允许6周岁以下的孩子在没有家长监护的隋况下独自外出,即便是上幼儿园,家长也一定要将其安全送到班里。此外,也要避免孩子独自在家,或者单独待在车里等。只要孩子一直在成人的陪伴下,有成人在身边保护,就避免了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2.牢记重要信息。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一定要经常性地和孩子一同记忆爸爸妈妈的姓名、工作单位、电话号码以及家庭住址,至少要能熟记父母之中一方的姓名和电话号码。家长可在孩子的衣袖、衣领、衣服内等隐蔽位置缝上印有父母联系电话、家庭住址等重要信息的小布片,但注意不要在孩子衣服、书包等的外显部位印上孩子的姓名、班级等个人信息。
3.配备定位装置。随着科技的发展,简单的定位装置如定位手表等已十分常见,有条件的家庭也可考虑给孩子配备这类定位装置,但不可认为有了定位装置就万事大吉了,仍然不可以让年幼的孩子在任何情况下离开成人独自行动。
4.教孩子学习遇到危险如何报警求助。这需要幼儿园与家庭良好地合作,帮助孩子学习与巩固。如,幼儿园可与当地公安机关合作,教师带孩子们参观派出所,请警察示范讲解在遇到危险时如何报警。平常在园和在家时,也要经常通过观看视频、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巩固学习。
防拐教育难在哪里
对3~6岁儿童进行防拐教育是一项必须进行的但又很难的课题。其重要性自不必说,而其困难在于,从3~6岁儿童的年龄特点来看,由于生活经验的缺乏和认知水平的局限,他们对复杂的事物和人缺乏基本的判断力,加之他们易被新奇事物转移注意力,从而忘记初始的目的和任务,这样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一颗糖或一个玩具就能把他们骗走了。虽然从家庭到幼儿园都实施了防拐教育,但是从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上看,很多不是从幼儿的学习特点、心理需求的角度出发的。比如,绘本、动画片中的“陌生人”“骗子”通常会带有明显的标签,而真正的坏人可能就是身边看似“和蔼可亲”的叔叔或阿姨,这两者之间差异之大,幼儿怎能迁移经验加以辨识?又比如,我们希望相关的电影、电视节目能起到警醒作用,但其中的情景往往离孩子的生活十分遥远。再比如,许多教师试图运用情境体验法引导孩子学习自护方法,但其中“陌生人”都是孩子们熟悉的教师和同伴假扮的,在孩子们眼里,这可能只是好玩的游戏,并不是真实的体验和感受。
因此我认为,成人首先要正确认识到孩子必然难以分辨“陌生人”与“好人”“坏人”之间的界线,从而加强自身对孩子安全的保护意识,切实担负起保护的责任。其次,在进行防拐教育时,要选择贴近孩子生活的内容,注重引导孩子讨论,说出自己的认识和想法,并教孩子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判断,发展孩子对事物的评判能力,而不是仅仅追求从孩子口中听到我们所期待的答案。
坏人究竟长什么样
“坏人长什么样?”对于这个问题,孩子们说:“坏人很可怕的,长得很丑!”“像大灰狼一样,有尖尖的牙齿和爪子!”“声音又尖又细,笑起来很吓人,我害怕。”……
我们在一个中班进行过一个小实验,邀请了三位成年人参与实验,在教师不在场的情况下,他们分别用不同“手段”(给予玩具、食物,借口是熟人等)引诱孩子离开活动室跟自己走。第一位是衣着破旧、声音低沉的老人,孩子对此警惕性挺高,在互相提醒之下没有人愿意跟他走;第二位是年轻漂亮的阿姨,没多久就有半数的孩子和她一起走出活动室;第三位是曾经来过幼儿园的一位外园的老师,孩子们见她有点面熟,多数都跟着走了。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试题、期中期末题、小学奥数题
尽在奥数网公众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 ,幼儿教育我们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