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热点前移令09年学前教育充满悬念(2)
公益之争
幼儿园收费高却入学难,让学前教育成为众矢之的。针对幼儿园上学难的成因,有专家提出了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
在去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主任刘焱提出推广普及学前1年义务教育。刘焱指出,学前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也是教育投入最低的一个环节。“普及9年义务教育基本完成以后就是提高质量的问题了,发展学前1年教育是为提高教育质量打好基础。很多西方国家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普及基础教育时就已经把五六岁的孩子纳入了义务教育系统,现在又在继续往低龄发展,所以各国的发展都是渐进的。”
也是在两会时,有媒体报道,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透露,教育部正在研究“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如果成功推行的话,义务教育的时限将有望延长至13年。但是,教育部部长周济很快出面否定了这种说法:“我们国家虽然已经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奋斗目标,但是义务教育的发展仍然是低水平的、不均衡的,特别是大家要是真到农村去看一看、到西部去看一看,我们义务教育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很多。”周济还表示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并非国际通行做法。
虽然教育部部长明确表示未计划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但是呼声并未停息。日前,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反映,不少地方过多依赖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许多公立幼儿园纷纷转为民办,政府对幼教投入严重不足,幼儿教育的公益性正在淡化,高收费的现象令困难家庭孩子上幼儿园成为难题。朱永新提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公共产品属性,他建议在列入立法规划的《学前教育法》中,明确政府对幼儿教育的责任,确保老百姓的孩子都能上得起幼儿园,当前要重点解决的是困难家庭孩子上幼儿园难的问题。
虽然大众期待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但也有专家提出不同意见。他们认为以我国的财力,九年义务教育真正能够实现已经很不容易,目前还应把精力主要放在巩固九年义务教育上。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王建勋则认为,幼儿园根本不能算公共产品。他提出中国教育领域里的不公平大多是由于政府的政策和法律所致,比如户口制度导致了城乡教育的不公平,招生配额制度导致了地区之间的不公平,学校分级制度导致了校际之间的不公平,等等。
改革之路
关于学前教育公益性的争论仍未有定论,而改革却早已悄然进行。
去年下半年,山东省教育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学前教育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要继续办好公办幼儿园,不得借转制之名停止或减少对公办幼儿园的投入,不得出售或变相出售公办幼儿园,已转制和出售的要限期收回。公办幼儿园转制必须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批准。《意见》同时规定,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做到逐年增长。各级财政性经费要保障“公办”幼儿园正常运转。政府力推“公办”的意图非常明显。
无独有偶。岁末年初,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育局出台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提出构建经费保障系统,确保区学前教育事业经费占全部教育事业经费的6%以上,解决“有钱办事”问题;构建师资保障系统,每年新增学前教育15名公办教师名额,解决“有人办事”问题;构建硬件保障系统,解决“有房办事”问题。
另一条改革之路与此相反。去年2月份,昆明市把学前教育改制部署为首要目标,计划到2010年,昆明的民办学前教育比重要占到90%以上。由于昆明由财政全额拨款的幼儿园占90%,有关专家分析,这实际就意味着昆明公办幼儿园全部转制。随后,由于该政策在启动阶段就遭到了社会各界对笼统的“90%”目标的质疑,而修正成“存量不动,增量多元化”的思路。
无论怎样改革,贫困家庭子女上幼儿园的问题迫在眉睫。朱永新提出,可以对困难家庭子女上幼儿园给予补助,并设立农村幼教发展专项经费,用该费用建立一批农村留守儿童托管机构,解决农村越来越多的流动或留守儿童的入园问题。
据悉,南京市已经出台了“幼儿助学券”办法,凡是拥有南京市户籍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低收入纯农户家庭和特困职工家庭在园就读幼儿,以及孤残幼儿、革命烈士或因公牺牲军人(警察)子女、少数民族家庭经济困难子女,都可领取每月160元的“助学券”补助。
世界范围内,教育热点有“前移”倾向,各国越来越关注学前教育,可以预见学前教育改革将日益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