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是乱收费 “家校通”成隔阂家校关系罪魁祸首?(2)
“家校通”报“忧”不报“喜”
学生多持抵触情绪
“简直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长春某重点高中初三学生小莉说,有“家校通”时,老师会把每次月考的名次、休息日作业等都发到家长手机上,而且经常还会从天而降“孩子最近表现不好”之类的短信。
小莉的同桌补充说:“其实,期末考试成绩这么重要的事,应该让家长知道。但不用每次考试都发短信吧?初三的考试多如牛毛,偶尔一两次失误很正常,如果老师发个短信回去,爸妈会觉得‘事态很严重’,让我感到特别压抑。”
小莉的同桌还举了个例子,他们班一名同学被其他同学“打小报告”,说了些子虚乌有的事儿,但老师未经甄别便通过“家校通”告诉了家长,结果这名同学回家就挨了一顿狠揍。
“有的班级,老师特别喜欢通过‘家校通’批评学生,那谁受得了啊?”小莉隔壁班学生告诉记者,他们班同学对“家校通”的抵触情绪要少一些,因为班主任姜老师很能理解学生的想法。“每次考试过后,姜老师都会说,‘这次退步的同学,如果不想让我告诉家长的,私下和我说一声。’如果要发有关学生表现的短信,姜老师都以鼓励为主;就算批评,也是点到为止。”
不过,大多数学生似乎没这么幸运。在一些学校,学生们给“家校通”取了一个代号叫“双打”,因为除学校通知外,许多老师向家长只报“忧”不报“喜”,一旦老师向家长“告状”,学生回家肯定难逃父母的责骂。
还有的学校,所用“家校通”带有“考勤”功能,学生进出校门都要刷卡,“家校通”随即会把学生到校、离校情况,以短信形式发给家长。对此,学生也感觉“很过分”——“每天进出学校达三四次之多。每进出一次,都需要向家长报告吗?这是把我们当幼儿园孩子,还是当犯人?”
“我们也有自己的尊严,有自己的独立人格,有自己的相对自由。‘家校通’就像一只监视我们的眼睛,想想就让人恶心。”一名男生激动地说:“有了‘家校通’,我觉得自己就像在裸奔,强烈鄙视‘家校通’!”
就学生们反映的问题,记者询问了几位班主任老师。他们都认为,“向家长反映情况是老师的职责,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家校间沟通,学生们应该理解。”
但学生们坚持自己的观点。一名高中生发帖说:“学生也是完完整整的人,需要尊重。如果引起学生的反感,激起学生的叛逆心理,那‘家校通’不就成为学生与老师、家长之间沟通的障碍了吗?”
“家校通”成了隔阂家校关系的罪魁祸首?
“自从用上‘家校通’后,我们班老师和家长的联系,主要就靠它了。”长春某重点中学初二学生小孙说。通过走访,记者发现,这样的现象在许多学校都存在。
金先生告诉记者,他女儿所在学校,主要通过三种渠道进行家校联系:每学期开学,发一张“家校联系单”,记录本学期各项重要活动;每次月考后,开全校家长会;其他就靠那些“例行公事”口吻的“家校通”短信了,当然,其中大多数信息不是他所需要的。
“等不来老师的电话,更没有老师的家访,和老师的联系,就是‘家校通’发来的几条短信。如果没有家长会,半年、一年见不上老师一次面,是很正常的事。”另一位家长摇头叹息。
一位高中生家长对记者说:“刚推行‘家校通’时,我就挺反对。不为别的,就怕用了以后,老师有了依赖,不打电话、不做家访了。在我看来,多么先进的电子手段,多少条电子信息,都无法代替一次人性化的家访。”
据新浪网的一项调查,面对“如果你是家长,你会选择何种方式与老师沟通”这个问题,仅有2.9%的家长选择“通过‘家校通’平台”,41.3%选择了“面对面交流”,但82.4%的人表示,“最后一次见到家访是10年前。”
虽然造成家访日渐减少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家长们反映,有了“家校通”后,原本就处于“稀缺”状态的家访,变得更为罕见。
“家长们质疑,孩子们反感,使‘家校通’在某种意义上反倒成为家校关系、师生关系的一道障碍,这无疑违背了该产品问世的良好初衷。”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王凌皓认为,问题主要出在“现代化的教育辅助手段,尚缺乏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与之相匹配”。
王凌皓表示,目前很多老师仅把“家校通”当成一个短信群发工具,没有发挥其“双向互动”的核心功能,这反映出教师群体尚未牢固树立并真正贯彻落实“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密不可分”的“大教育观”,同时也折射出部分教师责任意识不强的问题。
“其次,老师还应牢固树立‘尊重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内心感受。并不是学生所有在校信息都需要告诉家长,更不能把‘家校通’变成一台单纯反映问题的机器。如果孩子到家后会因为老师白天所发的短信被批评,让学生们想起学校就胆战心惊,丝毫没有安全感,对老师充满抵触情绪,对孩子们的身心成长并不利。”
“在一个有着现代教育理念,并愿意真诚与家长沟通的老师那里,‘家校通’会成为一个好助手。”王凌皓教授说,“家校通”虽具有无可比拟的便捷优势,但并不能担负起家校沟通的所有责任,学校应采取多种办法畅通与家长的联系渠道,包括对外公布校长热线电话、每周确定一天家长接待日等等。